第(1/3)頁 “嘣!啪!” 一陣陣爆裂的噼里啪啦聲傳來,村子有人家開始放鞭炮了。 聽到動靜,陳鈞和陳穎穎兩人推門來到院里,嗅著飄散在空氣中淡淡的火藥味。 陳鈞嘴角掛上一絲笑容。 這老話說,爆竹聲中一歲除,除夕當天放鞭炮也是為了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順遂。 這聲音聽著都帶勁。 聽到別人家放炮,陳鈞麻利的轉身來到屋里,也拿了幾支兩響炮。 示意妹妹捂上耳朵,跑到角落后。 他才蹲在院里,將幾支兩響炮陸續點燃。 在一陣噼噼啪啪聲中。 新年除夕的熱鬧氛圍,顯得越來越濃郁了。 他這邊剛把炮放完,還沒等進屋呢,母親李秀芬和父親陳白水,兩人就從集上騎著電驢回來了。 手里提著幾只土雞土鴨,還有成箱糍粑,粽子之類走親訪友的禮品。 看到陳鈞手中攥著火機,院子地上還殘留著火藥催出的印子。 李秀芬笑道:“剛回來的路上,我和你爸看到別人家都開始點爆竹了,你爸還念叨著咱家也先放放鞭炮沾沾喜氣,再去你三叔家拜年。” “沒想到你倆在家都放過了。” “來小鈞,提著糍粑,粽子先去你三叔家,等會再和你三叔一家去你大伯家坐會。” “小鵬在國外讀書,你三叔家里就三叔和三嬸兩人,三叔平日里對伱們挺好,過去要好好拜年,知道不?” “知道了媽。”陳鈞笑著的接過禮品。 在父母鎖上大門后,一家四口朝著村子西頭走去。 陳鈞家是在村口的位置,三叔家宅基地就要稍微靠里一些,在村子中間。 至于大伯家,那更遠在最西頭。 一路上,小舟村家家戶戶都在忙著,有人家在放鞭炮,有人家在忙著貼春聯。 看到陳鈞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出門,鄉里鄉親紛紛打招呼。 “呦!!小鈞啥時候回來了,都不見你出門,有空來我家里坐坐啊。” “好,六嬸,這兩天空閑了就去。” “哈哈,小鈞回來了,這孩子半年沒見長高了,個頭都躥過你爸了。” 陳鈞本就從小懂事,屬于“別人家孩子”的類型,如今又讀軍校,開學典禮還能邀請父母過去觀禮。 在村里,那大大小小咋說也是個名人了。 陳白水仰著頭走在前面,一臉自豪的笑著,兒子長大了,還有出息。 這做父親的臉上,相當有光啊。 走到三叔家門外時。 三叔和三嬸還沒忙完,隔著老遠就看到兩人站院子里剪窗花,大門上春聯什么的已經貼好了。 見狀,陳鈞快走幾步進到院子,率先喊道:“三叔,嬸,你們窗花還沒貼完呢。” “來,把剪好的給我,我去貼。” 聽到侄子的聲音,陳福桐扭頭看到二哥一家都過來了, 他大笑著手一擺:“不用,就幾個窗戶粘上就行。” “年年都這樣,是那個意思就成。” “來來來,哥,嫂子,穎穎,小鈞咱去屋里坐,春紅去燒點茶。” 陳福桐說著,放下手中的活就開始招呼幾人往屋里走,同時交代三嬸去燒水泡茶。 等看到陳鈞手里還提著禮品,陳福桐當即拉下臉責怪道:“你看你們,都是一家人來就來唄,還帶啥東西,花那錢干啥。” “過年好三叔,提上東西才有年味嘛。”陳鈞笑呵呵的走進屋里,將手上的禮品放在門后的位置。 陳福桐多精明的人,只是瞅了一眼二哥手里還提兩箱禮品,當即就明白是想一起去大哥家坐坐。 他也干脆不強行讓陳鈞一家子往屋里坐會了,從棉衣口袋中掏出兩個大紅包,一個塞給穎穎,另一個遞給陳鈞。 看倆人都不要,陳穎穎還扭身跑遠了。 陳福桐虎著臉說道:“拿著,這是三叔給的,小鈞也拿著,跟我客氣啥。” “你們都還是孩子,過來家里拜年咱這都興這個。” “春紅,別收拾了,走,跟著小鈞他們去西頭咱哥家坐會。” 有三叔招呼著,陳白水他們夫妻倆都沒咋說話,一大家子人又浩浩蕩蕩的一起朝村西頭走。 路上,陳鈞捏著自己手里被強塞的紅包,那厚度約莫足足有兩三千。 他心頭一陣感慨,三叔對他們一家是真沒得說。 過去大伯家的路上,陳穎穎還把自己的紅包,悄悄塞給陳鈞,賊頭賊腦的避開父母小聲說道:“哥,我的壓歲錢給你保管了。” “你要是換開零錢了,給我點就行,要是讓爸媽收走,我一點都沒有。” “我說給你了,爸媽肯定不吭聲。” “這妮子”陳鈞笑了笑,拉上妹妹走在一家人的后面,朝著大伯家走去。 大伯陳開疆家,跟村里其他人家不一樣,你可以說他們家人品不行,在村子里口碑很差,不會處鄰里關系。 但他怎么說都是融安重點一高的教導主任,在外頭辦事算得上面面俱到,屬于長袖善舞的類型。 他們家的刻薄和不耐,一般都是針對親近的人或者自己村子里,給他們帶不來啥直接利益的。 在外面口碑可能沒這么差,畢竟外面端著架子,也沒人鳥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