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小舟村的新年夜,隨著天黑,開始變得更加熱鬧了。 劈里啪啦的鞭炮聲,在村子里此起彼伏,遠處的煙花,一束束如同流星般迅速升上夜空。 “啪”的一聲炸響。 讓原本漆黑的冬夜,仿佛頃刻間被照亮。 陳鈞從家里出來,他一邊抬頭感受著濃郁的新年氛圍,一邊拿出手機給楚鴻飛撥打電話。 這好歹也是新年了。 哪怕不問問總政考試的事情,打電話給學長拜個年也是應該的。 只是令陳鈞有些意外的是,楚鴻飛他們在學校里待著,消息還不如自己靈通呢。 壓根不知道任何有關考試成績公布的事情。 這幾日,一直都在忙著組織籌劃學院春節游園會的節目。 忙得后腳跟都快踢到后腦勺了。 沒辦法啊,學生會的眾成員一回到陸院,副院長就徹底當起了甩手掌柜。 反正根據楚鴻飛在電話里的描述,什么游園會,新年歌會,掛燈籠,剪窗花,各種文藝演出以及活動。 甚至還攘括了,護校學員的冬季戰場環境適應性訓練,以及軍校特有的戰味活動和文藝表演,都是他們來組織,籌劃。 隔著手機,陳鈞都能聽出學生會的一幫人這個新年過得并不輕松。 一個人差點掰成四瓣去用了。 既然問不出啥有用的消息,陳鈞最后道了句新年快樂,就掛斷了電話。 緊接著,他又給大隊長李釗,室友何京,楊帆,梁魁,沈從軍幾個哥們一一打電話,閑嘮幾句。 當然,新春嘛,有些電話是他打的,有些是他接的。 反正忙完回到家的時候,已經是半個小時后的事情了。 此時,之前聚在自己家的鄰居都已經各自回家了,父親陳白水和三叔陳福桐,兩人正從面包車上將一箱又一箱的煙花搬下來。 并擺放在院子里。 妹妹陳穎穎圍著院里的五六箱煙花,好奇的看著。 母親李秀芬,三嬸李春紅笑著站在大門前,看著兩個大老爺們忙活。 “愣著干啥啊小鈞,快,過來。”三叔擺好了煙花箱,笑著從口袋中摸出火機,抬手對著侄子招呼。 “第一個煙花你來點。” “今年你長大了,有出息了,你爸高興,我也高興,專門多買了點煙花給你慶祝慶祝。” 聞言,陳鈞笑了笑,快走幾步過去。 在父親,母親,一家人的圍觀下,點燃了第一箱煙花。 砰砰砰砰!!! 一束束比剛才更亮的流光沖上夜空,綻放出無比絢麗的煙花。 幾乎照亮了整個小舟村的東頭。 除夕夜,在一家人歡聲笑語中結束。 很快,迎來新的一年。 大年初一按照當地的習俗,不能走親,都在家待著,村里的左鄰右舍又都喜歡串門。 陳鈞家又一次變得熱鬧了。 小舟村還從來沒有誰家除夕當天,有縣領導過來慰問拜年的先例。 如今這事發生在了陳家老二的家里。 昨天晚上沒來得及過來湊熱鬧的鄉親,第二天基本都過來串門道喜了。 陳鈞一整天都在家里充當乖寶寶的形象,這個叔,那個嬸的叫了一天,臉都快笑僵硬了。 到了大年初二到初四。 在家里實在待不住了,按照習俗,這幾天可是走親訪友的拜年階段。 別看陳鈞在學校是優秀學員,學生會的后起之秀,還上了總政雛鷹培養計劃的名單。 好像混得還行。 但在老家,這通通不好使,該去拜年還是得去拜年,別指望自己往家一坐,等著親戚們來上門拜訪。 從大年初二開始,陳鈞就被父母安排著,連續幾天騎著電驢,帶上土雞土鴨,成箱的禮品,后座還帶著穎穎。 兄妹倆頂著寒風,串遍了七大姑八大姨家各類親戚。 終于,時間來到了初五的上午,也就是陳鈞要返校的時間了。 一大早,陸院學生會就有人打電話提醒他別忘記初六到校的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