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二天上午,也就是7月19日。 陳鈞從陸院食堂吃過早飯后,就匆匆回到宿舍,脫掉身上的迷彩服,將一早洗好的短袖,黑色運動褲給換上。 他要出發去實習單位報到了。 旁邊,楊帆,梁魁,何京等人,杵在那大眼瞪小眼的瞅著,神情間多少帶點不舍。 自從來到陸院,他們幾人就同吃同住同訓練,早已習慣了這種生活方式。 這猛的暑假實習,陳鈞要一個人趕往隴西省,而他們剩下的這幾人,大概率也不會被分配到一個軍營里,要各自去適應這次的實習磨練。 即將分別的愁緒,再加上一些即將去陌生地方的仿徨,昨天那點興奮勁,終是被壓下去不少。 “班副,你還有啥要交代的不?”梁魁撓撓頭,站旁邊開口問道。 “沒有了,你們也別太緊張,只是一個多月的實習而已。” 陳鈞正坐在馬扎上換鞋時,抬頭看到這幾個家伙,排著隊站自己跟前。 他頓時啞然笑道:“行了,部隊雖說嚴了點,可那也不是洪水猛獸啊。” “你們分配到連隊的時候,就按照班長昨天交代的那樣,勤快點,多看多學不就行了。” 陳鈞說完。 他將自己換下來的軍裝疊好,放進行李箱中,又從鐵皮柜里拿出總政下達的文件,還有他所有的證件。 全部收起來,貼身放好。 原本陳鈞是沒打算帶他那枚三等軍功章,但這幾日他想了想,部隊里面是最看重實力的地方。 更何況是紅九連那種老牌強連,在那,想要贏得尊重,至少要拿出點實力。 而軍功章,恰恰就是實力的體現。 部隊里面不講謙虛那一套,有實力就展現出來,自然能贏得尊重。 想了想,他還是將裝著軍功章的紅盒子,塞到行李箱當中。 這才起身拉著大箱子,臉上掛著輕松的笑容說道:“好了,你們也不用送我。” “等通知吧,估計很快你們出發的指令也會通知下來。” “咱們一起加油。” “那班副,祝你一路順風,路上慢點啊。”何京站在旁邊笑道。 本來說好的不送。 可等陳鈞拉著大箱子下樓時,一群人還是跟著跑下來。 陳鈞要出發去實習了,不止是何京他們,連帶著大隊長李釗,一分隊隊長吾米提,以及學生會的一部分人都在樓下等著。 有些是擔心陳鈞自己一個人跑那么遠,怕他不適應,過來鼓勵幾句,比如說李釗。 至于學生會的,那更給力,陳鈞剛下宿舍樓,他們就幫忙規劃好了行程路線。 讓他打出租去西京三府灣客運站坐車,上午就有班次到天水,途中耗時七個小時,下午兩三點就能到地方。 簡單跟他們聊了一會。 陳鈞便揮手告別眾人。 拉著他那個跟隨著自己南征北戰的黑色大行李箱,從陸院的南門出去。 其實不用學生會的人特意提醒,他也提前問過去隴西天水的乘車路線。 不管咋說都是跨省去報到,哪能一點準備都沒有。 西京陸軍邊防學院距離三府灣客運站足足有三十公里左右。 為節省時間,陳鈞從南門出來,直接攔了輛的士,將行李箱放在后備箱。 他坐在的士后排,望著窗外的陸院建筑漸漸遠去,陳鈞心情不僅沒有緊張惆悵。 反而是一陣輕松。 部隊,他太熟悉了啊。 前世自己在部隊呆了十年,相比較陸院的生活節奏。 說實話,陳鈞更喜歡部隊里面的氛圍。 重生回來,一別部隊一年多的時間,每當想起這次實習,可以重新踏上那片土地時。 他內心都會不由得,一陣熱血上涌。 望著車窗外不斷倒退的風景,陳鈞輕呼一口氣,舒緩下心情,將身軀靠在椅背上休息。 腦海中卻在回憶著前世在部隊,指導員講過的話。 紅九連,他并沒有接觸過,也沒有去過人家駐地,但這個連隊的大名他可不止一次的聽說過。 沒辦法,這支連隊太出名了。 號稱金城軍區先進連隊行列中的一顆常青樹,在戰爭年代更是屢建功勛,并且在建功中孕育出“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完成不了的任務,沒有戰勝不了的敵人”的金剛鉆精神。 這些口號在部隊里面經常喊,但人家紅九連不是喊,而是真正詮釋了這些口號。 更是曾被薪四軍二師授予“模范戰斗連”的稱號。 和平建設時期,紅九連繼續發揚優良傳統,保持艱苦奮斗的本色,更是連續51年被軍區和集團軍樹為基層建設標兵單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