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先從2001年開始,就斷斷續續的實施調整,先是裁撤金剛鉆團的反裝甲連,還有工兵連,支援連。 就連營級單位也開始縮減,坦克營,裝甲步兵營,炮兵營統一被波及。 到了2006年,又開始縮減坦克連的數量,裝甲步兵改為機械化步兵,縮減連隊的數量,增加各連坦克的數量。 讓全團步坦比例提高至1:3。 等到去年,也就是2012年,又開始編入衛生連,保修連和工兵連。 文件的最后,也就是今年2013年,又要折騰01年的動靜,恢復一些已經裁撤的編制。 看完文件上面的記錄,陳鈞已經不知道該說什么了。 雖說有著上輩子的經歷,有些事情他清楚,但他畢竟知道的范圍也有限。 就比如金剛鉆團這邊的情況,他還真不知道,這很早就開始持續響應上面的號召。 一直在整改的道路上奔波。 從編制變化來看,有向著合成化發展的勢頭,但最終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沒有保持下去。 文件上只是當時師部或者團部下達的任務,又不闡述原因。 可能軍改的推行,遠比他自己想象當中的還要更難吧。 將手中的文件放下,陳鈞眸光閃過一絲明悟。 直到這時,他才徹底明白上面安排他來紅九連實習的真正目的,這里簡直就是軍改的先鋒站啊。 原本陳鈞只是看到了連里的變化,有很多講堂是其他連隊所不具備的,還有《益林》雜志,專門用來宣傳全連官兵理論學習成果。 一個野戰一線連隊,比很多專門搞理論研究的單位搞的都專業,包括全連學習全新的思想,緊跟軍部創新理念。 本著上面創新理論每前進一步,全連官兵學習就跟進一步,觀念就更新一步。 當時陳鈞還以為,這就是紅九連自己的大動作,現在看來不是,這是全團都在行動。 這種情況下,讓他去團部講課,講一些關于軍改方面的情況,那就不難理解了。 甚至陳鈞都有些懷疑,這種安排不是團里的指示,很可能是師部,或者更上面的決策。 軍改的時代巨輪有沒有開始加快轉動,陳鈞不清楚,但他至少明白一點。 他那篇軍改文章里所提到的內容,真正從一開始只是上面重視,轉為下面部隊實行了。 這對他來說,絕對是個好兆頭。 影響力有多深遠,暫時還不好說,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未來的軍改浪潮中,少不了他的一席之地。 旁邊的李晨一直捧著茶杯,小口的抿著茶水,他瞅著陳鈞將文件放下,一直一言不發。 等了半晌還沒動靜。 便忍不住出言問道:“陳鈞,你看完文件上的內容,有什么想法嘛?” “可以跟我說說,有啥不懂的,咱們探討一下。” 聽到指導員問話,他旋即起身回應道:“放心吧指導員,我知道該怎么做了。” “也知道去團部該說啥了。” “嗯,坐下,快坐下。”李晨放下水杯,拉著陳鈞重新坐回沙發。 “我就知道,你這個小同志不簡單啊。” “不過你也不用急,團部講話這個事情,團里這幾日都在籌備,關于軍改方面的事情,關注的部門有不少。” “到時候金城軍區黨委機關估計都會安排干事過來,你多準備準備。” “團里的意思,也是讓你不用慌,既然你寫的未來強軍目標,能被總政看重并且推崇。” “那這場團部談話,必然會給咱們全團,帶來不小的影響,至少能讓我們從整體的范圍上,有一個明確的方向感。” “十幾年的摸索,團里也積累了不少的經驗,現在差的就是一個整體的方向。” “你寫的文章,你最清楚細節,要加油啊。” “是,指導員同志。” 陳鈞再次答道。 那能不加油嘛? 這次去團部,要是真能幫上忙,那對他自身未來的影響力,恐怕不是一次勇士杯拿到的榮譽能夠衡量的。 其中代表著什么,陳鈞心里很清楚。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