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團部分享課結束了。 陳鈞被授予個人三等功后,團長鄭林豐特意上臺,做了一個三分鐘左右的小總結。 要求各營連排干部及聽課的所有老兵,回到各自單位后,必須盡快整理出一份書面報告,遞交到團部,以便加深這次的分享會議。 等團長離開,各連干部紛紛離場后。 九連連長張鵬,笑著走到陳鈞跟前。 他聲音爽朗道:“好小子,你這準備工作做得挺足啊?” “早知道你這么有把握,昨天晚上就應該在連里先讓你給大家講一遍。” “我早就說過陳鈞沒問題的,他那篇軍改文章都能被總政采納,還能邁不過分享課這道坎?” 指導員也是滿臉笑意的附和著。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的稱贊了幾句,隨后張鵬低頭看了看腕表上的時間,差不多也到了中午。 他便拉著陳鈞走出禮堂,指著右手邊團史館的方向說道:“今天中午先不回連里了。” “團長剛才要求整理一份關于軍改的書面報告,我和老李就在這趁熱打鐵的提前整理下。” “去團部食堂吃飯吧,食堂就在右邊那個角落,沿著團史館前面那條大路一直走就能瞅見。” “去吧。” “是,連長。”陳鈞點點頭,這事也用不著客氣。 剛才他連續站著講了兩個多小時,講課那可是非常耗費體力的。 肚子早就餓的跟狼掏了似的,咕咕嚕嚕直唱空城計。 只是等陳鈞轉身準備走的時候,卻發現連長和指導員兩人沒打算過去。 這倆人轉身還要回到禮堂。 看到他們的動作,陳鈞止步忍不住開口道:“連長,指導員,你們不去嘛?” “這都要到飯點了。” “害,我們倆不著急,趁著你剛講完,我們再好好總結下,你先去吧,回連時我們去找你。” 張鵬臉上帶著笑意,揮了揮手讓陳鈞去吃飯。 隨后就鉆進了禮堂內。 看他們急匆匆的樣子,陳鈞暗自搖頭,心頭有些感慨。 軍改這種機會對于他而言,是難得的機遇,同樣的,對于基層連隊的指揮官來說,更是一次難得的經歷。 紅九連是王牌連隊,平日里事事爭先,不落人后。 這即將面對軍改的大浪潮,兩位軍事主官心里的壓力同樣也不小。 陳鈞在紅九連的時間不短了,知道連長啥性子。 可以說只要是為了全連好,別說一頓飯不吃,那就是一天不吃飯,甚至兩天,三天不吃,連長都覺得無所謂。 算得上是基層連隊中的代表性人物了。 也正是因為有太多他們這樣負責的軍官,才能始終影響著九連,影響著更多的基層作戰連隊。 陳鈞轉身正準備去食堂,目光卻突然看到最先從禮堂出來,一直抱著書夾站在遠處的李海瑤此時小跑了過來。 到了近前,她笑嘻嘻的開口道:“是不是打算去吃午飯,咱們一起吧。” “正好我有不懂的地方,想請教請教伱。” “走啦,快餓死了。”李海瑤說著,不等陳鈞回應,就拉著他,朝著食堂走去。 兩人朝前走了幾步,陳鈞不留痕跡的將手臂抽回,隨手取下左胸前的三等軍功章,放回到小盒子里。 這玩意授功的時候帶帶就行了,去團部食堂吃飯再帶著的話,多少有點顯得太過招搖。 去往食堂的一路上,李海瑤都沒開口,只是時不時的回頭瞅陳鈞一眼,雙眸中帶著好奇。 一直等兩人來到團部食堂,排隊打完飯,找到一處空位坐下時,李海瑤才開口道:“陳鈞。” “你是怎么判斷出軍改走向的?我看過軍區登報的那篇文章,你分析的很全面。” “具體是根據什么得出的結論,能告訴我嘛?” “這有什么能不能的。”聽著李海瑤詢問,陳鈞捏著筷子,夾起一塊豆腐送進口中笑道:“其實也沒什么訣竅。” “看咱們國家這二三十年間,在部隊改革方面下的功夫,再結合現代戰爭,信息化部隊理論的不斷深入。” “目前信息化作戰部隊只是獨立的單位編制,但戰爭打得依舊是先進武器,操作武器的依舊是戰士。” “信息化和目前的機械化高度融合,這是趨勢啊,既然融合了,那肯定就不會是單一兵種和科技的融合。” “早在二十幾年前,甚至更久,京都軍區和奉天軍區就開始結合集團軍方面的聯合作戰,從師級單位融合。” “但師級輜重規模化耗資太大了,始終沒有太過明顯的進展。” “現在又提起軍改的口號,肯定就要從更小的單元進行嘗試,大軍團炮兵轟完步兵沖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現在講究的是超遠距離,融合作戰,看海灣戰爭就不難想到新時代,合成作戰就是接下來的軍改方向。” 陳鈞一邊吃著東西,一邊慢悠悠的分析。 說是分析其實也沒錯,但他是站在后世的思維基礎上,來講的這番話。 可李海瑤沒經歷過這些啊。 她等于是全程,暈暈乎乎的聽完陳鈞的分析,小腦袋差點都沒反應過來。 過了半晌,她才緩過神埋頭扒飯,一言不發。 心里也不知道在琢磨啥。 至于要采訪什么的,李海瑤壓根沒什么可問了,因為分享課期間,陳鈞講解的思路很明確,就是從概念上,一步步將合成化的作戰和編制規模,依據181團為主體舉例,來逐步講融合。 李海瑤當時就已經聽懂了。 同時也已經做好了筆記,檔案部首長要求記錄這次分享會的全部內容。 她也算是完成了任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