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于是,陳鈞帶上何京,梁魁,溫啟明他們重新來到多媒體教室。 輸贏很好判定,誰的部隊先打光了誰就輸,紅方如果不能及時攔截,讓藍軍大部隊回到B點軍營。 他本來也就懂。 就比如說牽扯到網絡戰,心理戰,欺騙戰,信息保密戰。 只要懂,就不會慌,哪怕不知道怎么反制都沒關系。 很多東西都是后來加入龍牙之后,不再區分兵種才真正了解。 其中一種是軟殺傷,另外一種就是硬摧毀。 其實信息戰,這東西是個很籠統,覆蓋面很廣,涉及方面也很廣的說法而已。 這些如果都較真的話,那都能攘括在信息戰里面。 至于陳鈞他們參加這次大賽的十人。 。。。。。。。。。。。。 當然,陳鈞沒指望通過講這些東西,能讓他們能吸收多少。 就沒辦法集中精力的對付那些硬茬子。 陳鈞作為全隊的指揮,他的注意力要始終放在全局,放在研究對手的下一步行動。 本來這事就沒啥可急的,陳鈞也是因為下午實在沒事可干,才臨時起意,要講一講這些東西。 “比較繁瑣的東西我自己也講不出來,就挑點簡單的分類,還有關于信息作戰應用方面的。” 而紅方的任務就是要在特定的坐標內,布置火力,攔截藍軍部隊。 他和沈從軍都是這次參賽隊伍的候選,說候選只是好聽點。 非必要的事件,一律不允許使用校內廣播,以免影響到參賽的學員狀態。 聲線隆隆,震動了整間教室,一來給自己壯壯聲勢,二來也是讓自己心緒可以快速的平靜下來。 為了后續的大賽,不至于讓他一個人操全局的心。 動不動就把頭扭到自己這邊,一臉詢問的眼神。 “老陳,你等會再講,我去宿舍一趟拿下筆記本。” 就連對這次的交戰要求,都是通過電子地圖上,那些流動的線條進行了一番詮釋。 此時。 再或者就是分析近代戰爭史,學習其中的戰斗精髓,做一些課題,辯論,來驗證自己的觀點,加深記憶。 該干啥干啥,準備準備迎接寒假前的期末考試就行。 畢竟,有些東西。 陳鈞也就沒有多想。 換句話說,陳鈞就是用半天的付出,來換接下來大賽中,陸院的隊員,可以在反應快上那么關鍵性的幾秒就行了。 課堂上學習的,跟真正和人對戰時,需要操作的,那完全是兩碼事。 “我們的對手,沒有伱們構思中的那么強悍,他們跟咱們一樣,這時候都在忐忑著呢。” 舉個簡單的例子。 上面好像在刻意的避開大部隊沖鋒,避開步炮協同,步坦協同。 “學會信息化的細致分類,還有C4ISR綜合電子系統組成,后續作戰的時候,很多指令不用我下達,你們也能知道簡單的一些應對手段。” 其實也沒啥介紹了,整個屏幕就像放電影一樣,始終圍繞著一處高寒山區。 不管是第一場打的邊防戰,還是第二場打的島嶼攻防戰。 這有些強人所難了。 畢竟人家特種作戰學院吃的就是這碗飯,學的就是這種專業。 再一次讓陳鈞意外的是。 第二場作戰結束后,一直等了一下午加晚上,都沒等到京都主辦方那邊的通知。 本來還感覺無事可做的幾人,頓時來了興致。 幾人結伴來到多媒體教室。 陳鈞便帶人統一集中到陸院多媒體教室。 準備迎接在學院時,最為關鍵的一戰。 陳鈞覺得,自己有必要給隊里的幾人提升提升,對信息化的認知了。 羊城海軍陸戰學院,他確實不咋熟悉,他前世也是陸軍,對海軍方面的學院知道的很少。 陳鈞身后的指揮屏幕,同時開始播放這次的交戰背景。 陳鈞他們終于迎來了八強爭奪戰。 這才是陳鈞費半天口舌真正的意義所在。 “記住一個核心,一分鐘可以左右一場戰爭的勝負這不假,但細節同樣可以扭轉一場戰爭的結局。” 根據前面兩場作戰,他得出一個結論,這次主辦方建模的戰場,基本都在圍繞著信息化開展。 看起來大家的收獲都還可以。 人只要不慌,總會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冷靜的判斷出最該執行的動作。 如果輸了,那啥也別說了。 他們也很是頭疼。 零零總總的算下來,仍舊占據了一下午的時間。 何京見狀,他疑惑著開口道:“班副,你這時候打開投影做什么啊。” 這玩意吧。 印象里的這所學院應該后來改名了,如果所記沒錯的話,這所學院在2017年正式更名為海軍陸戰訓練基地。 “咱們又沒有分配對手,也沒說什么時候開始第三場比賽,打開這些也沒用啊。” 眾人齊聲高喊。 看來兵棋推演,越到后面所涉及到的軍事知識也就越廣。 開戰前的流程,還是和以前一樣。 “今天是最后一哆嗦了。” 學院的領導,只給了倆字的指令,那就是休息。 結束當天下午的講課后。 就比如說進攻性信息化武器,籠統的可以分為兩種。 眾人相互對視一眼,誰都不敢怠慢,急忙動身跑到自己電腦跟前準備觀看。 面對電腦上動不動就出現戰斗機,雷達,預警機,高空防干擾機。 也會有一些,像是基層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講解。 畢竟,不是所有參賽隊,都能像陳鈞他們這樣打海戰似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