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陳鈞快速掃了一眼,他急忙立正身軀,抬手敬禮。 聲音洪亮的說道:“首長好,西京陸軍邊防學院大三學員陳鈞前來報道,請首長指示。” 陳鈞一絲不茍的立正站好,他表情嚴肅,身軀挺直,聲音洪亮中又帶著從容不迫。 絲毫沒有面對這種級別人物的慌張和不安。 豐校長看到陳鈞進來,他倒是沒有吭聲,只是轉頭看了一眼,嘴角帶著笑意。 而另一名首長,則是認真的打量陳鈞幾眼。 他不是別人,正是兵棋推演大賽第一場開賽時,就注意到陳鈞的那位首長,名叫陳渙然。 陳渙然跟豐校長的關系不錯,兩人也都是老戰友了,但他的級別可不低。 是總參四個副總參謀長之一。 按說這種級別的人物,肯定是不會關注到陳鈞這個學生,哪怕陳鈞作為雛鷹培養計劃的一員。 還是首批里面的儲備干部之一,那也驚動不了陳渙然啊。 但萬事都有例外。 陳鈞當年剛從家到陸院報道時,曾經在公交車上見到過豐宏毅。 而陳鈞之所以想起軍改的時間節點,努力的蹭這種機會,就是因為當時豐校長在公交車上接的那通電話,點醒了他。 好巧不巧的,當時豐宏毅接的那個電話,就是陳渙然打來的。 那時候陸院剛剛開始擴招,因為軍改剛起步的緣故,有些遺留的問題沒有解決。 上面開會是打算把豐校長調走。 公交車上的那通電話說的就是這個事,通知讓豐校長做好心理準備。 所以,才會有豐宏毅低聲回應“服從組織一切安排”的話語。 也有了叮囑陳鈞要他好好加油,將來為國防建設做貢獻,還順帶提了一句他已經老了,撐不了多少年的話。 但后來又因為種種原因,這事擱淺下來了。 再后來總政聯合總參,為軍改培養儲備干部的“強軍計劃”開始推行。 陳鈞抓住機會報名,跑到京都參加考試,洋洋灑灑的憑借自己后世經歷,寫了一篇《新時期強軍目標》的軍事學理論文章。 就是這篇文章中提到的觀點,和上面軍改很多走向契合。 才讓陳鈞受到了不少的關注,也多了很多機會,整個像是坐了火箭一樣,影響力蹭蹭的往上升。 同時豐校長也憑借這《新時期強軍目標》中的一些觀點,在軍部年度大會上,獲得了多部門的認可。 調任的事情就徹底沒人再提了。 很多事情陳鈞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比如去香江駐軍,全國軍事學院為啥就他一個學員兵? 他優秀這是事實,全國軍事學院也挑不出幾個跟他比肩的這也是事實。 但優秀歸優秀,背后還是要有人推動的,否則這個優秀就只能局限在一定的范圍內。 是豐宏毅覺得當時的機會難得,特意力薦陳鈞過去參加,總政和總參也有人說話了。 這才促成了動員令時,唯一一個學員兵的情況發生。 陳鈞不知道其中的緣由,可陳渙然知道的卻很清楚啊。 眼前的這個小家伙,無意之間竟然把他們都有些頭疼的調任問題,給消除的干干凈凈。 所謂一個蘿卜一個坑,豐校長都到這種年齡了,若是調任肯定很難再安排到這么重要的崗位。 一幫老戰友都有些著急,卻突然之間峰回路轉,一份年度報告解決了所有難題。 陳渙然自然是想見識見識這個學生。 更何況,陳鈞表現本就不錯,尤其是在這次兵棋推演過程中,作戰指揮的能力更是可圈可點。 三場大賽打得都是有驚無險,這種新秀人才,陳渙然想見見也不算啥稀奇事。 其實不止是他,當初兵棋推演大賽剛下通知時,豐宏毅為啥會出現在副院長辦公室? 一場大賽雖說影響力確實不小,但那也夠不著讓一個軍事學院校長出面通知的程度。 其緣由,不過是豐宏毅也知道這次是好機會,特意過去點名,讓陳鈞帶隊出發。 這算是一種幫助吧,回饋性質的幫助。 哪怕他不出面安排陳鈞帶隊,以陸院現在學員的綜合情況來做對比。 陳鈞仍然是最佳的人選。 可校長出面的話,很多麻煩就省去了,以至于讓本科院的院長和副院長,都跟著重視的不得了。 天天比賽,還跑到禮堂去親自觀戰。 時刻注意著賽程的進展。 這里面詳細的原因,陳鈞肯定是不可能知道了。 如今看著人已經來到跟前,陳渙然笑著抬手招呼道:“不用客氣了陳鈞。” “過來坐吧。” 陳渙然示意了下一旁的椅子。 陳鈞聞言,他快步跑到跟前拉過椅子,直接坐了上去。 這種事吧,本來首長邀請,類似的場合他是不該坐的。 但一直站著也不行啊,總不能讓兩位首長,跟他說個話,回回還要抬頭吧? 只不過他坐的時候,為了顯得不那么隨意,屁股只沾了一小半的椅子。 身板挺直,就很今天白天楊帆坐大巴車一樣的動作。 豐宏毅從頭到尾都沒有開口說一句話,他本來也就沒啥可說的。 讓陳鈞過來,自始至終都是陳渙然的主意。 等陳鈞坐在椅子上,陳渙然沒有第一時間開口,而是近距離的,認真打量了他一番。 良久,會議室都沒有傳出任何說話的聲音。 也許是過去十秒,也許是三十秒,也有可能是一分鐘吧。 反正跟前坐著兩位首長,對于陳鈞來說,這個時間還是相當漫長且難熬的。 也不知道過去多久,陳渙然這才開口道。 “陳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