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然。 陳鈞哪怕認出眼前的首長是誰,他也不能直接說打了小的,老的來報仇了啊。 眼看周圍一圈首長都是笑而不語,就連陸院的校長豐宏毅都難忍笑意。 陳鈞心里也就有數了。 面對詢問,他急忙再次立正身軀,半轉身子面向林臻和,敬禮后大聲回應道:“報告首長同志,剛才作戰確實沒有采用大縱深推進的戰術戰法。” 陳鈞的回應,無疑是讓林臻和心里舒坦了一些,連神情,都稍微緩和了。 他還刻意掃了一下身旁的幾人,似乎是在告訴老戰友說:“你看吧,這小子就是沒按照常規思路作戰,所以輸贏不能以常理來論。” 這點小事,還不至于說讓他在老戰友面前掉面子啥的,遠遠談不上。 只不過軍人嘛,不管多大年齡那點爭強好勝的心氣不能丟啊。 但是,沒等林校長有下文。 陳鈞后面的回答卻到了。 仍舊是洪亮的嗓音,自信的闡述。 “首長,我作為指揮員,賽場如戰場,從大二第一天接觸指揮課程時,我的導師就告訴我們,指揮是責任與權利的交織。” “每一個決策都可能影響成千上萬人的生命,在作戰過程中,指揮官不僅是戰略制定者,更是整支部隊的精神領導者。” “沒有一成不變的戰術布置,只有最適合當下天時地利的戰法,只要可以拿最小的傷亡代價來換取勝利。” “我覺得就是最好的戰術。” 陳鈞聲音不卑不亢,沒有回應他是從哪學的讓大部隊化整為零,更沒有解釋把城市攻防戰演化成立體攻防戰的優勢。 因為這些問題,在各位首長面前說出來,多少有點關公面前耍大刀的感覺。 只需要闡述作為一名指揮官,最基本的應戰臨戰準則就行了。 這種回答就是個萬金油。 題不對路,但卻好使。 陳鈞回答的很認真,林臻和卻張了張嘴,繞是作為老校長,他這時候也有些詞窮了。 本來林臻和只是想用語言敲敲這個出風頭的后輩小子,讓自己出點郁悶氣就行了。 哪還能真跟他一般見識。 可陳鈞左一句賽場如戰場,右一句天時地利。 把他給說的愣是沒法再繼續剛才的詢問。 冷場兩秒后。 林臻和只得微微點頭,稱贊道:“說得好。” “你的作戰思維很敏捷,臨戰能力也很不錯。” “謝首長夸獎!” 陳鈞聞言,當即再次立正,敬禮。 他這番操作,直接把跟前站著的那名中校楊傳州給看懵了。 剛才聽到林校長頗有“興師問罪”的架勢,他還暗中替陳鈞捏了把冷汗。 畢竟,任何學員遇見林臻和這種級別的人,還帶著問責的語氣,腦子能正常思考就不錯了。 他沒想到陳鈞不僅能正常思考,還能不留聲色的用最簡單的回應,堵住林校長后面的詢問。 這特么都把一個決策能影響成千上萬人生命的話,都給禿嚕出來了。 誰還會說你說的不行? 楊傳州很突然的就理解了,為啥眼前的學員兵能混得在讀軍校期間,事跡都能傳到京都總參了。 這不止是能力問題,也不只是軍改各方變動過大的緣故,究根結底還是人家打鐵的身板夠硬。 俗話說打鐵還要自身硬呢,就算機會再多,綜合能力不行,也沒爬上去的契機啊。 對于陳鈞的回應。 林臻和是沒話說了,豐宏毅嘴角含笑自始至終都沒吭聲。 反正他自己在這坐著呢,贏了你金陵陸軍指揮學院又咋滴? 贏了就是贏了,問兩句沒啥,要是問多了,那就別怪老豐擼起袖子,親自上去跟你好好掰扯掰扯了。 這在部隊也是一種傳統,俗稱護犢子。 就是陳鈞這只犢子沒等護,自己就把問題給解決了。 看著小小鬧劇,最終以陳鈞的巧妙回應收場,陳渙然笑了笑。 雖說林臻和那邊不問了,但是今天陳鈞所展現出來的戰術,他們不得不詢問清楚。 當然了,問清楚的原因不是陳鈞犯規,恰恰相反的是,他這次城市攻防戰打的非常好。 足以錄入大軍團城市戰的教學題材庫,當做各學院學習其思路的構設。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場戰爭會和另外一場戰爭,完全一致的打法。 可作戰的思維以及獨特的方式,總是可以為指揮員帶來新的開闊思路,這點才是最為難得的。 至于為什么要問清楚,那牽扯的方面就多了。 剛才開戰初期大軍團化整為零,這種命令可不是誰都敢下的。 指揮員往往會選擇自己最為擅長的打法,畢竟牽扯一場戰役的輸贏,陳鈞又沒參謀人員,也沒接觸過這種作戰方式。 就陸院那點初級指揮教學內容,在場的人都很清楚。 要完成一場大規模軍事行動指揮,以及戰略的制定,這是一項極為復雜的任務。 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敵我雙方的實力對比。 還包括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后勤支持等多種因素,每一次部署,每一次戰術的選擇,都必須經過深思熟慮,確保每一步都是精確計算后的結果。 這次把陳鈞叫過來,就是要聽一聽,他這次作戰的全局思路。 說白了,就是把剛才作戰怎么思考,為什么這么布置,戰前推演出的后果,全部講出來。 讓眾人了解這次城市攻防戰,紅方指揮官的全部思路。 一場較為經典的戰斗,肯定要了解清楚全局的思路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