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冠軍代表隊發言完畢,陳鈞手中捧獎杯,帶隊從臺上下來時。 他這邊都沒等給身旁的隊員,分享分享獲得第一的喜悅呢。 周圍早已伺機多時的記者,帶著身旁的攝影師,立即涌到跟前。 陳鈞捧著獎杯,就感覺到眼前一晃,一堆麥克風就堆到了眼前。 到底是民間宣傳性質的競賽,有做媒體的人參與就是不一樣,受到的關注度還挺高。 “你好同學,可以說下兵棋推演大賽得到冠軍后的感想嘛?” “同學你們好,我們是千龍網的記者,可以分享下這次競賽中你們認為最強勁的對手嘛?” “同學們,我是新浪網的記者,能耽擱你們一分鐘的時間做下專訪嗎。” “.” 聽著周圍雜亂的聲音,陳鈞目光掃了一眼圍上來的記者,報紙媒體方面有《京都日報》,《京華日報》。 電視媒體也有新聞社,國際廣播電臺等等。 就連網絡媒體都來了不少,其中新浪,網易,騰訊之類的大網站,都安排人過來了。 這是上面默認的行為,陳鈞在接受采訪時,自然不會扭捏啊。 就當是給陸院做下宣傳,陳鈞每次對著攝像機回答問題時,都會從容的先報下號,來自西京陸軍邊防學院的誰誰誰。 反正接受采訪整體上來說,就是一宣揚學院,二宣揚本次大賽的對外的宗旨,加強國防全民教育啥的。 這東西又不難。 就像是萬金油回應一樣,不論逮住啥問題,回答來回答去無非就是“感謝這次競賽平臺讓我們學到了什么”。 “在這次比賽中認識到了什么”,再不就是“本次比賽什么東西讓自己受益匪淺”。 陳鈞雖說以前,沒有經歷過啥接受采訪的經驗,但沒吃過豬肉還能沒見過豬跑嘛。 對外自然不需要大談特談電子戰理論,信息化應用啥的。 首先這東西就算不牽扯保密,在這種場合說了也沒用啊。 其次采訪的記者也不是想聽這些。 陳鈞干脆隨便挑了一場比賽,拽上那么幾句專業的對抗詞匯,幾分鐘的功夫就將采訪的事情搞定。 他這正準備帶人跑到臺下,看人家亞軍,季軍領獎的場面時。 整隊人都沒走幾步,迎面又碰到從不遠處協會大樓,匆匆跑過來的楊傳州。 瞧見他過來,陳鈞自己都明白怎么回事了。 他順勢將手中的獎杯遞給梁魁,快速動手整理下身上的軍裝,抬頭看向楊傳州。 抬手敬禮:“中校同志好。” “嗯,別好了,走吧。”楊傳州笑著回禮,隨即對著隊里其他隊員微微點頭后,拉上陳鈞就離開了人群。 往前走了幾步,陳鈞都還沒開口打聽下這次首長找他什么事呢,畢竟兩人這幾天經常打交道,也算是混熟了點。 楊傳州卻率先瞥了陳鈞一眼,抽空子問道:“陳鈞。” “到。” “你電子戰受過專業的培訓課嘛?” 培訓?這玩意上哪培訓? 剛才國防大學代表隊的隊長,李文博問過他,現在就連楊傳州也問。 從這點就不難猜出,首長這次叫他過去是為啥了。 畢竟,人家首長也不會閑的,動不動就找他聊天啊。 陳鈞自認面子還沒這么大呢。 肯定是要詢問作戰過程中的一些問題。 不過電子戰方面,他的確沒有受過大軍團指揮方面的培訓,只是陸院課程有教過信息戰的各種定義,以及作戰各種要素。 再結合他對電子武器的了解,綜合下來,想要在兵棋推演大賽中占據一定的優勢,沒啥難度。 陳鈞根據楊傳州的詢問,得出結論可能是首長想詢問這個問題后。 他果斷的搖搖頭:“沒有經過培訓,大多都是我自己摸索的。” “嗯,那走吧。” 楊傳州輕聲嘀咕著,回頭又看了眼陳鈞,沒有在開口詢問。 說實在的,部隊里面表現優異的一抓一大把,從來就不缺表現好的同志。 能被上面人注意到的學員,更是少之又有。 雛鷹培養計劃名單中的儲備干部,又不止陳鈞一個人,這三年下來,都儲備七八百了。 陳鈞只是其中一個。 但讓楊傳州納悶的是,這小子表現的點,好像每次就恰好瞄準首長關注的問題似的。 當時強軍計劃考試,上面正處于對軍改初期大方向商定的階段。 很多理論以及具體的實踐,都還沒有定型,屬于高層間的會議熱點。 就在那時候,陳鈞寫了一篇《未來強軍計劃》的文章,引起上面人的關注,甚至還在軍部年度總結大會上都引起不小的影響。 這次兵棋推演大賽,上面專門安排首長過來,全程觀看賽事推進狀況,無非就是想看看,各軍事學院對于信息化課程開展的情況。 對學員掌握的程度,做一次統一的了解。 結果這小子又在電子戰指揮方面,大放異彩,讓上面都不得不關注他。 就沖這些,都足夠讓楊傳州意外了。 要說陳鈞學習能力強,比較喜歡思考,那咋還每次都能正中政策上的下懷。 要說他會表現,這更巧了,每次都表現的恰到好處。 帶著陳鈞的一路上,楊傳州腦子里都充滿了疑惑。 其實都到這時候了,很多人已經意識到軍改的洪流無法阻擋,這對一部分人來說是機會。 一些原來規定,在面臨新時代來臨時,肯定會被重新整頓。 這個節骨眼上表現的好,受到上面關注,陳鈞還是一個沒有畢業的學員兵,大有作為的情況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