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上午的時候,會議就已經宣布結束。 至于協會還有這么多導師,以及部隊過來的首長,他們后續會不會有其他什么安排。 這跟陳鈞就沒啥關系了。 他也就是被上面安排,借助這個會議的機會,跟著學習學習,權當蹭個名額罷了。 蹭完后還要交作業呢。 首長特意交代要寫的報告,那就是作業。 但在陳鈞看來,這可不僅是一種形式,更是是一次展現自己的機會啊。 一般情況下。 這種報告上面的人不會看,轉個頭估摸著就忘了。 可萬一要看呢? 陳鈞從協會食堂吃完飯,告別楊傳州之后,就匆匆趕回了住處。 這寫報告也是有講究的。 如果在陸院,寫申請教室或者什么后勤器材之類的,那就是直入主題,簡短明確的寫就行了。 注意點格式,別的沒啥要求。 如果報告是寫給導師,類似實驗或者課題做完后的報告,那就要細致,全面,分析的條理都要揉進去。 主打的就是一個詳細。 但類似這種交給首長的報告。 陳鈞剛才和楊傳州聊了會,感覺這次不僅要詳盡,更要有嚴肅的表達方式,還要注意行文簡明扼要。 把自己這幾天聽課學到的東西,簡潔不夸大,簡練清晰的寫出來就行。 畢竟電子戰的發展史,到目前為止,說出來的確是讓人心酸,嚴肅的表達方式是必不可少的。 陳鈞整理好思路后,從自己行李箱中拿出幾張公文稿紙,坐在電視柜旁邊。 拔掉筆帽,伏案“嚓嚓嚓”的寫著。 這玩意咋說呢。 屬于慢工出細活的類型,就是趴那看著忙半天,一點沒閑著,其實也沒忙出多少事。 陳鈞是中午吃過飯后,就坐著寫,一直忙碌到晚上八點,才終于將報告給寫好。 并且署上學院以及自己的名字。 至于他所寫的內容,那就完全參照近代電子戰發展史的影響,而后對應自己的觀點。 就比如拿信息戰當中比較關鍵的預警機,其實關于預警機在研發時走了很多彎路。 后來才反應過來,這玩意可不僅是空軍的眼睛,更是空中帥府,也是現代化立體戰爭的核心和空戰的神經樞紐。 除此之外還有偵察機,這些都是信息戰電子戰當中,非常關鍵的武器。 這次會議上,那些從部隊調過來的專家,也曾多次講起。 起初研制偵察機,把重點都放在怎么研究把圖片拍得更加清晰。 但經過那次拆飛機組裝不起來的事情之后,這才發現,人家的偵察機早就不研究怎么拍照了。 而是開始實現全方位監聽,不僅僅裝有數據鏈系統,以及高運算能力的計算機,還配備了尖端的電子信息攔截系統。 可以探測并且追蹤雷達,無線電,還有其他電子通訊信號。 利用傳感器,接收器和碟型衛星電線,能夠做到遠距離對目標點的電子信息監聽。 這些都是信息戰的發展史。 至于說為啥要在電子戰推廣普及會議上,提到這么多信息化武器。 那這并不難理解。 電子戰再怎么牛逼,這終究是要建立在信息戰的基礎上。 要不然手提紅纓槍,胯下騎著高頭大馬,這身裝備可談不了什么信息化,更談不了電子戰。 一名優秀的指戰員,不僅要明白敵我雙方所處的形式,更要搞清楚,手中的武器以及對方的武器,所有的發展史由來。 這樣才能在新時代,做到立穩腳跟,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嘛。 寫完自己的報告,陳鈞從頭到尾又細致的檢查了一遍,確定沒啥需要補充的內容后。 按照稿紙報告先后順序排好,從行李箱中拿出訂書機,把報告全部整理釘好。 別問陳鈞怎么會把寫報告的東西,準備的這么齊全。 問就是作為陸院學生會會長,帶稿紙和訂書機很合理啊,別說這些了,牛皮紙袋都準備好幾個。 畢竟軍事學院嘛,有些東西動不動就牽扯保密,該準備的東西還是要經常帶著。 忙完報告的事,陳鈞從住的地方出來。 京都冬天的天氣還是挺冷的,2月3號也就是臘月十五,距離北方小年也只剩下了八天。 今晚雖冷,但月光還算明亮,沒有被烏云給遮住,清冷的月光撒在地面,為陳鈞照亮了前行的路。 他緊了緊衣領,拿著手中的報告,快速穿行在協會內的大道上。 可能是會議結束的緣故,也可能快要到假期的原因,平日道路兩旁明晃晃的路燈,今晚都關了不少。 陳鈞徑直走進協會大樓,看到門口值班的戰士還在里面坐崗,他松了口氣。 還真有點擔心報告寫好,結果首長回去了,那可就有錯失良機的感覺了。 這幾日經常參加會議,首長臨時辦公的地點陳鈞都知道。 來到協會大樓的五樓。 結果沒等他走到首長辦公室門口呢,就被隔壁呆著無聊的楊傳州給截胡了。 “寫完了?” 老楊瞅著陳鈞手中的報告,笑呵呵的開口。 “你小子還真挺會趕時間,我正要跟你說呢。” “這邊會議結束了,明天上午部隊還有軍事學院過來參會的導師,還有那些領導都要回去。” “今晚再不寫完,估摸著回頭你就沒機會再交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