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閱兵的方隊一般都比較大,就算陳鈞以前沒機會參加這種大典。 他也知道352人,是一個方隊的總人數。 徒步方隊編成的隊形,除特殊情況外,都會以25×14+2的形式進行。 通俗點理解,那就是最后上場的時候,正面25人,縱排14排,領隊有兩個。 一個方隊的總人數,正好352人。 但這些是后續上場才會進行的隊形,所謂的學員方隊在沒有集訓之前,根本不可能讓這么多人一起訓練。 主要是啥球不會,都沒接觸呢,這么多人湊一起,根本出不來效率。 肯定會把人員打散分組,先進行排練。 陳鈞,楚鴻飛,周炎這仨人最熟悉這些,本身又是同校戰友。 所以從宿舍出來后,他們就默契的湊到一起,期待等下能分到一個小組里面。 腳步就跟著剛才那幾個發號碼牌的少校,朝著遠處的集訓場出發。 這個時候,陳鈞也注意到,就他們這個方隊紀律最松散,可能人還沒到齊的緣故吧。 剛才在食堂飯都快吃完了,別的方隊才解散,現在他們才剛開始集合,人家那邊又練上半天了。 陳鈞看著前面人群開始匯聚,他扭頭看了下旁邊快步行走的周炎:“你們昨天練過沒?” “沒。” 周炎搖搖頭:“咱們學員方隊好像是其他方隊都到了之后,咱們這邊才通知組建,這可能是上面故意安排的吧。” “能不能最終上場,或者干脆合并到其他的方隊里面,就看咱們這些人能不能撐起一個方陣了。” 有道理.陳鈞聞言微微點頭。 他對閱兵訓練的細節不怎么懂,前世也都是聽那些老兵在吹牛逼,信息來源大多屬于道聽途說。 畢竟這玩意放在普通的連隊,壓根就夠不著想象的空間,因為有閱兵也輪不到他們。 基本都緊著英雄連隊抽選。 要不然人家平時訓練都是玩命的練,豈不是白練了? 圖的不就是有這種類似的大典,可以讓自己上場,不墮了王牌連隊遠揚的那些威名? 等人群聚集后。 陳鈞環顧了下周圍。 他發現隊伍里的人數還真不少,目測應該在六百人左右,黑壓壓的人群,若是誰站在中間的位置,幾乎望不到頭。 就在陳鈞感覺咂舌的時候,隊列前方走過來兩名軍官,這兩人一過來,整個隊伍都明顯不一樣了。 很多學員自覺的調整站姿,一個比一個站的直溜。 陳鈞注意到隊伍里情況不對,他抬頭掃了一眼。 當看清來人時,他也是神情微微一怔。 因為過來的兩人,年齡都在五六十歲左右,歲數不是重點,重點是他們肩膀上的軍銜都用麥穗托著。 這是將官啊。 別說隊里其他人了,這下,就是陳鈞自己都不由自主的把本就挺直的腰板,重新調整一下,爭取挺的更直。 他看著過來的兩名首長,覺得有些熟悉。 應該是當初在京都參加會議時見過,但那時候人數太多了。 自己級別又低,或者干脆就沒級別,整天坐在角落里,也注意不到太多人,所以認不出這兩個到底是誰。 就單純覺得熟悉。 兩人踱步走到隊列前方,也沒啥廢話,甚至連擴音器都不需要,左側的那名首長,直接開口,中氣十足道:“同志們,先做一下自我介紹。” “我叫林岑鞏,是本次學員方隊的正領隊員。” “正”這個字,被林岑鞏咬的很清楚。 那他的身份,自然也就呼之欲出了。 等到后續學員方陣上閱兵儀式時,他就是前頭領隊的一號。 陳鈞沉吟了一下,瞧這介紹的架勢來看,不難猜出今天楊傳州說的那些,才是上面最終的意思。 學員方陣一定會上閱兵儀式。 而不是像剛才周炎說的那般,看最后的結果,可能會合并到其他方陣啥的。 要真有這種可能,犯得著把正副領隊,都安排這樣級別的首長過來代替嘛? 雖說按照正常情況來看,閱兵方隊的領隊,真正上場的時候根本就不分什么正副,需要下達口令的時候,都是兩人一起喊出來。 所謂的正副,大多時候,其實都是讓別的隊員方便區分,方便稱呼。 畢竟有兩個人嘛,一個正職,一個副職,稱呼起來方便,部隊里面又不搞那些職場上的套路。 例如非要把副的喊正不可,否則容易得罪人啥的。 部隊是不搞這些。 可學員方隊這次過來的領隊,兩人一樣的級別,還刻意在做介紹的時候,提醒自己是“正”。 這就有點意思了。 也不知道這兩個人都來自哪,后面會不會掐起來。 這可不是陳鈞腹黑啊,主要之前參加會議的時候,那些導師老頭子經常會因為學術的問題,爭得面紅耳赤。 還有些時候那壓根就不是因為學術,純屬因為兩個學院的競爭,上升到學術層面,披著學術的皮在那斗嘴。 類似的事情每天都有,不算罕見。 這些導師不止大校,也有好幾個一麥一的,就是不知道閱兵集訓這種場合,他們會不會干起來。 陳鈞在心里嘀咕了兩句,旋即抬頭盯著前面。 這時候,林岑鞏做完介紹,講話還在繼續。 “閱兵是什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