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那有句話怎么說來著,上面一句話,下面跑斷腿。 新來的這些老兵剛分好宿舍,新領的鋪蓋都還沒鋪到床板上呢,這些連長又過來按照名單,開始瓜分老兵。 重新再安排宿舍。 這么一番折騰,差不多也到下午了。 連隊那邊具體怎么安排,陳鈞沒去監督,合成營當中,連長的位置在前期還是很重要的,該培養就要放開手腳的培養。 真正形成戰斗力之后,連長的作用反而沒多大。 這也是沒辦的事。 軍改對于基層單位影響太大了,以前都是接受命令型,連長最重要,營長反而有點靠邊站,在工作上經常有“掛空擋”的架勢。 有力都沒處使,畢竟上有旅團下有連,營在中間真清閑,還真不是說說而已。 但改為合成營后,接受命令型就變成了指揮作戰型。 基層最接受考驗的職位不是連長,而是營長,尤其是合成營,連長只負責其中一個環節的工作。 甚至協同作戰熟悉之后,指揮系統直接連接營指揮,連長在中間的作用,就會變得更小。 因為從戰場偵察到定下作戰決心,再到諸兵種協同及各類后勤保障,所有的統籌與指揮,全都要匯報到營部。 而營部也不是以前的單打獨斗,有自己的參謀部,那就相當于建立起屬于自己的智囊團,只要參謀部有一批懂專業,善謀略,能應變的干部。 全營的作戰體系都能被帶起來。 單獨的連長拎出來,壓根解決不了什么問題。 當然,這說的是后期合成營真能達到預想的程度時才行,至于前期連長的作用,那還是毋庸置疑的。 能經歷合成營初期組建階段的班長,后期到一個新營里面,當個排長都沒問題。 排長擔任連長,連長擔任營長都不會有太大問題,原因就在于合成營初期太難了。 畢竟幾十個兵種,七八個作戰連隊,集中到一個營級單位,想做到收放自如,指揮得當的程度,根本不可能。 陳鈞在初期,就是要先打好基礎再說。 下午趁著有空,他溜達到參謀部轉悠了一圈。 平時這地方他不咋來,都是老梁那狗日的去找陳鈞。 但今天可能是參謀部熱鬧吧,陳鈞閑著沒事,也到這邊湊湊熱鬧。 一營目前主要是以集合人力為主,參謀部幫不上忙,他們就根據陳鈞編寫的一營八連,在國防科大代表團的帶領下。 開始針對裝備信息處理指揮車,雷達偵測車,光學綜合偵察車等等信息化戰車,開始構造信息指揮室。 作用就是等合成營的戰車全部到位后,指揮員不需要到現場,只呆在參謀部,就可以通過無限電,調動全營戰車。 訓練或者聯合作戰,都可以。 如果說,把合成營八個作戰連隊,比作人的四肢的話,那么信息指揮室就是全營的大腦結構。 陳鈞過來時。 參謀部辦公的地方,已經集中了三四十號人,有代表團的人在調試電腦,也有聯勤部的人正在朝里面搬運電子儀器。 要打造信息室,墻壁四周都要掛上大屏幕。 整體環境頗有種鳥槍換炮的感覺,要知道,以前老梁呆的地方。 就一張破桌子,就是全部物件了。 梁科翔此時正伸著腦袋,站在代表團成員身后,盯著人家操控屏幕,一副他也能看懂的樣子。 “陳副好!!” “陳副好!!” 陳鈞走進參謀部,有幾名正在忙碌的參謀大聲問好,老梁聽到動靜,抬頭看到來人。 隨即快步走到陳鈞跟前,笑道:“老陳,你那邊的事忙完了?” “有話就說?!? 陳鈞環顧了下四周,老梁的脾性他還是很清楚的,這老小子沒事壓根不會這么熱情。 “嘿嘿。”梁科翔笑了笑,他伸手拉著陳鈞走到參謀部外面過道上。 這才開口道:“老陳,你抽空寫一份合成營連隊火力分配,還有作戰任務側重報告啥的?!? “目前參謀部只有你給的人員編制和火力配置,具體怎么協同,戰車怎么調配,連隊怎么作戰這邊沒人清楚?!? “信息作戰指揮室的建立,至少也要知道火力側重分配啊。” 梁科翔所說的側重,就是合成營打仗時怎么安排戰術,誰先打誰后上,參謀部就是研究這個的。 只可惜,目前合成營的觀念非常模糊,一個營級單位搞那么多兵種融合到一塊。 一時之間摸不著頭緒很正常。 要是之前,老梁不懂他可以慢慢等,但現在不行啊,構建信息指揮室,要是連最基礎的火力分配都搞不清楚。 那還搭建個錘子啊。 陳鈞知道他說的意思,但沒有回應。 而是笑著伸出兩根手指晃了晃。 老梁倒也上道,趕忙從口袋中摸出香煙,遞到他兩根手指中間夾著。 還順帶著把剩下那大半包,全都塞到陳鈞口袋中。 對這老小子陳鈞可不打算客氣,隨手把煙夾到耳朵上,又指了指會議室。 “火力分配側重的資料以及協同作戰的記錄,就在會議室中間左邊的抽屜里?!? “本來就是寫給你的,誰知道你還這么客氣。” “靠,那你不早說。”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