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除了炮連之外,179旅同樣也會從旅后勤單位抽調一名工兵分隊的連長,但是這個看一營什么時候需要。 旅里隨時都能調動。 等參謀長離開后,營部三樓營長會議室內。 趙子恒看了看陳鈞:“老陳,上面打算給咱們調炮連連長,還有工兵連長,你有什么看法?” “至于說第二批補充編制的戰士,旅部的意思是咱們剛剛接納了三百多人,帶兵壓力方面可能會比較大,不著急補齊編制。” “編制確實不著急補齊。” 陳鈞聞言,他認同的點點頭:“類似工兵分隊的連長,咱們初期磨合訓練,有沒有這個連隊都行。” “但炮連必須有。” “嗯,我也是這個意思。”趙子恒笑道:“炮連是最主要的火力輸出單位,關鍵是這個連隊人數比較少,編制上五六十個人就夠了。” “咱們也不用第二批過來人,從其他三個連隊抽調一部分,補到炮連里面,先把這個連隊給建起來。” 對于老趙說的這些,陳鈞沒什么可補充的。 任何發展都是依據情況而定。 很顯然,按照現在一營現有的情況來看,不管是各連長的能力,還是參謀部方面的能力。 壓根就支撐不起完整編制的合成營。 飯總要一口一口的吃,部隊也要一點一點的捋順,上面若真是不管不顧,一股腦把編制全部都給補齊。 陳鈞自己也會感覺非常棘手。 但不管怎么說,目前試點營也有了一定的基礎,人員六百多,戰車也已經備齊。 接下來的訓練,總該有點動靜了啊。 今天旅參謀長過來還只是個開始,后續誰知道旅里,甚至是集團軍層面,會不會安排過來更多的首長,視察試點營工作進展。 反正在陳鈞印象中。 前世很多合成營在組建初期,上面甚至安排在營級單位,設立單獨的司令部。 由一部分首長坐鎮,親自監督軍改的進展。 目前一營還沒到那一步,陳鈞覺得要么是軍改有關集團軍整編的事情,消耗了上面太多的精力。 還抽不出太多功夫,來針對試點單位進行監督。 要么就是上面對于一營試點,所報的期望,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高。 畢竟就像陶軍明前幾天說過的那樣,軍改是時代的產物,是結合國際形勢,做出的戰略性調整。 所有希望,不可能只放在幾個年輕人的身上。 在陳鈞沒有真正展現出合成營在作戰中,那種同級單位無敵的橫推架勢,甚至和高一級單位作戰中,都能極限一換一的情況下。 上面并不會投入大量關注在這上面,畢竟所謂試點單位,這個“試”是在前面啊。 從營長辦公室出來后。 陳鈞直奔二樓自己的辦公室,準備敲定一些前期訓練的大綱。 其實合成營訓練倒是不難,分不同的單位,該怎么訓練就怎么訓練。 裝甲連,坦克連,炮兵連,前期傾向于專業方面的訓練即可。 真正難的是,這些火力單位都具備一定的作戰能力后,該怎么把他們給合起來,這才是最關鍵的。 所謂合成部隊,重在合成,難在合成,就是這個道理。 這里的合成,可不是說全營瞄準一個空山頭,先是炮兵炸一圈,然后工兵清除路障,坦克發起沖鋒。 這只能算得上是協同火力而已。 現代化戰爭,打的是通信和后裝保障,必須要把全營所有戰斗要素,統一整合到一起。 全營就是一個整體,牽一發而動全身,一名坦克兵就能跨過終端,調動全營火力,這才算是具備一定的規模。 陳鈞回到辦公室,他本想大刀闊斧的寫一篇合成訓練要素整合報表。 展示展示自己的初步規劃。 可想到一營目前的狀況,再想想自己剛去京都參加培訓時,所經歷的勤懇回憶。 他嘆了口氣,覺得還是先背戰車說明書。 較為靠譜一些。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