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車輛從一營駛出后,直奔旅部。 楊傳州也被這突如其來的通知,給整的有些傻眼。 他知道上面想搞第二個合成營,但這次戰區機關會議主要的核心,是想搞兩個合成旅啊。 怎么變化的這么快? 陳鈞正在開車都能察覺到,坐在副駕駛的老楊,多少帶點心神不寧的感覺。 他扭頭瞅了一眼笑道:“怎么了?怎么搞個二營看著你比我還緊張?” “不是緊張。” 楊傳州搖搖頭,他目光看向窗外陌生的景色,無奈道:“是覺得幫不上忙。” “我剛來這邊還想熟悉熟悉呢,結果剛來什么都沒安頓,就要組建二營。” “前幾天軍部會議針對試點旅,還有人提出不同的建議,認為大搞旅級單位的做法,會導致變相裁軍。” “從而降低軍隊的戰斗力。” “真正強硬表態并支持的,也就昨天會議上的幾人,包括你媳婦她爺爺也是支持。” “這次大會他沒來,就是要留在單位扛住一部分壓力,推行過程沒咱們想的那么順利。” “正常。” 陳鈞聽完楊傳州的講述,他咧嘴笑了笑,任何新政策的推行,必然會伴隨阻力。 想大力發展旅級,就必然要動師級單位。 這么多年從師級單位上去的人,都不知道有多少了,數都數不清。 這些人肯定不會喜聞樂見,老單位被拆掉。 軍改牽扯太廣,有人認為可以,時機已經成熟,自然會有保守一些的感覺不必太快。 2016年軍改還只是小動作,大動作都集中到明年,也就是2017年。 別說組建一個合成營這樣的指令變化快了,甚至后面一天都能因為各種情況,同一個指令變化好幾次。 不算什么稀奇的事情。 昨天大會上,有人連他一個營長都懟,別說其他場合了。 意見分歧只會更大。 陳鈞手里握著方向盤,他在腦海中過濾了一下17年的動靜后。 這才繼續說道:“以旅級單位做主導,肯定會導致大批量類似裁軍的情況出現。” “但要說戰斗力,那沒啥影響的,現在又不是古代冷兵器打仗,不存在人數越多越好。” “從馬克沁發明機槍后,人數就不是決定戰爭成敗的關鍵了。” “現代戰爭可以用三點,來衡量部隊的戰斗力,第一點是火力投送能力,多少時間內,部隊能把火力投送多遠,投送多少發炮彈,傾瀉多少發子彈,這跟后勤直接掛鉤,也跟武器裝備的先進程度有關。” “第二點,那就要看戰場信息掌握能力,信息掌握得越全面越精準、火力打擊也就越有效。” “否則的話,不管打出多少發炮彈,打出多少發導彈都沒有用。” “第三點是戰場機動能力,打一炮過后,能轉移二百米的部隊,和能夠轉移五十米的部隊,傷亡率肯定是不一樣的。” “這幾點都沒有提多少人能夠取勝,其實仗沒打,就談編制不行多少帶點扯淡的性質。” “打仗前的偵查,作戰計算投入那些可不是嘴上說說,都是實打實的。” 聽著侃侃而談的陳鈞,言語中洋溢著自信。 楊傳州突然有種三日不見,如隔三秋的感覺了。 畢竟幾個月前見這吊毛,那時候陳鈞還是上尉軍銜,說話辦事雖利索,但絕對沒有現在這種自信。 可能是屁股又影響了思維吧。 楊傳州默默的想著。 其實陳鈞有這種感觸,包括這種自信,還真是帶了一營后,才逐漸培養的。 一營作為試點營,始終受關注,國慶練兵期間,自從打下215區域的藍軍后。 這都兩個月過去了,再沒有人形容一營是試點營,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戰斗力。 至于為什么會有這種戰斗力,那壓根不用多考慮,合成營打其他火力營。 那幾乎就是碾壓。 其他團的火炮大多都是牽引式,而一營全數變為車載炮,炮自己有輪子,自己會跑。 火箭炮別的單位都是靠人工裝填,一營卻換成了模塊化箱式火箭炮。 當初一營進攻215,人數也不占優勢啊,所憑借的就是新式武器多,各連之間協同較為熟練,機動速度快。 打的藍軍幾個營措手不及。 要說把主要火力放在旅級,會降低原有單位戰斗力。 那陳鈞肯定第一個反駁。 部隊精簡之后,士兵能分攤到的軍費也就增多了。 這會直接體現在火力上。 比如說其他單位都還在拿著什么優秀射手說事,提起來還沾沾自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