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步兵連的編制好說,陳鈞坐在辦公室沒多久。 他就將三個步兵連,全部的人員以及崗位計算出來。 丟到一旁。 打算把全營人數,都按照上面的要求規劃出來后,就交到旅部。 讓陶旅去跟軍里協商要人吧。 反正目前旅里,除了一營,別的單位一個兵都沒有。 以前陳鈞還不太理解,為啥上面要把179旅撤的這么干凈。 畢竟,就算要改編,也可以保留一部分戰士。 留著后續當老班底,能讓營里的干部在工作時,更輕松一些。 現在他有點明白了,這可能就是上面在表明一種決心。 經過剛才何應濤還有馬紅杰,這兩個貨過來哭窮的情況,陳鈞又覺得,上面可能就是故意要從軍里各大單位抽調兵力。 讓所有單位都跟合成化有千絲萬縷的關系,潛移默化的去影響,讓那些單位過來關注合成推進計劃。 可能是這個原因,也可能是另有原因。 想到這里,陳鈞搖了搖頭,上面人的思維和布局有時候不一定正確,但大方向上不會出現問題。 撤就撤吧。 如今再建二營,雖說營里沒啥基礎,可沒有基礎也有沒基礎的優勢啊。 總之來來回回都要折騰。 步兵連人員編好,那就該坦克連了,這個按照一營的編制復制就行。 坦克連是合成營中,重型火力支援單位,最常見的編制就是三個坦克排加一個維修排。 每個排四輛坦克,連長和副連長也配一輛坦克,那就是十四輛。 坦克連的任務,主要是進行近距離的火力支援和裝甲突擊,同時為其他步兵連隊提供防御和機動支援。 這個好整。 至于炮連,照著常規編制,炮連就是合成營建制內的后方遠程火力支援單位。 通常下轄兩個炮排,再加一個維修排,每個炮排三門火炮,合成營火炮配置都是120迫榴炮,陳鈞就按照迫榴炮編人數。 其實這么算下來的話,二營真正建起來后,整體戰斗力方面,比一營差了不止一倍。 無論是近戰還是遠程,二營火力都遠遠沒法跟一營對比。 但這是最合理的安排,上面都把合成旅級編制公布了,那更大的火炮,肯定要劃分到旅級直轄炮營里面。 盡可能減輕合成營級單位的負擔。 反正炮連的任務,就是進行遠程火力打擊和火力壓制,同時為一線連隊提供火力增援。 以前一營沒有旅級單位當靠山,只能自己抗住大編制帶來的難題。 當然了,如果非要提一提179旅前段時間撤編的那個炮營,也沒毛病。 關鍵之前的炮營有跟沒有差不多,主流也是迫榴炮,它能當一營的靠山? 就那二三十輛迫榴炮,陳鈞安排三個步兵排上去都能轟了它。 著實不夠看。 要論靠山,還是得營里那九輛11式122箱式火箭炮最給力,一輛一輪齊射就是40發,最遠能干到40公里外。 這玩意是陳鈞敢叉著腰,跟機械化步兵師叫板的最大底氣。 迫榴炮可帶不來這么囂狂的底氣。 一營也有幾輛迫榴炮主要打近程目標,火箭炮就負責打中遠程目標。 用起來賊拉帶勁。 步兵連,坦克連,炮連編制陳鈞都編完后,那就剩作戰支援連和后勤保障連。 這兩個連隊都屬于作戰保障輔助單位。 作戰支援連在一營叫偵查連,但又和常規的偵查連不同。 這個編制要包含多個不同專業的支援分隊,其中有情報,通訊,工程,工兵等等。 為營里的作戰部隊提供技術支持還有保障,同時擔負戰場偵查和指揮控制啥的。 后勤保障那就不用說了,為全營做好醫療,給養供應,彈藥運輸,物資補給。 其他的單位都難不住陳鈞,唯獨這個作戰支援連,在計算人數編制和專業需求時犯了難。 陳鈞放下筆,從辦公桌上抓起煙盒抽出一根叼在嘴里,半瞇著眼考慮這個編制該怎么搞。 很顯然,二營這種弄法,相當于將大火力,還有偵查主力情報來源,都放在旅級單位。 那作戰支援連就相當于把一營偵查連,工兵連,技偵分隊揉到一團全塞到一個連隊。 這個沒有可以明顯借鑒的地方,陳鈞只能自己坐著捋思路。 根據二營的實際情況,來計算編制。 就在陳鈞這邊想的入迷時,外面樓道傳來“踢踢沓沓”腳步聲。 他的辦公室在營部三樓角落,頂層就三樓,平時可不會有人沒事從這里路過。 意識到有人過來,陳鈞收起抽煙時瞇著眼的那副享受模樣,隨手將煙頭摁滅。 坐直了身體。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