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過,也就是副營升正營,正營升副團,甚至三十歲之前升正團。 這些阻力應該都不大。 但再往上升的話,那就和別人沒什么區別了,因為就算是軍改,也總會有飽和的那一天。 這股勁過去后,升遷會變得特別難。 可那又如何? 陳鈞勝在年輕啊,他比別人多了太多的時間可以去積攢,多了太多的機會或者說是機遇可以去抓住。 趙子恒和林金華兩人,是不指望自己能有這機會了。 但他們感覺陳鈞有希望。 兩人稍稍平復了心情,來到停車場將行李全放到車上。 陳鈞開車要帶他們回一營時。 老趙卻率先開口:“就不回一營了,陶旅說讓我們帶二營,就先在二營住吧。” “正好熟悉熟悉新營區。” “對了,陶旅說伱安排干部,那原來二營的營長怎么安排?” “下連當連長。” 陳鈞如實的說道:“目前咱們旅里不缺干部,主要是學習,營長當連長用,連長當排長用,排長當普通士兵。” “組建二營算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二營,三營,四營,編制相同,等他們學會了后面工作就容易開展。” “二營我安排兩個副營,名單剛才提交到陶旅那了,我打算讓梁科翔和祁少詳協助二營的工作。” “有他們兩個在,平時營里工作你也能放心的交代下去,不至于那么缺人手。” “嗯。” 趙子恒對這兩人沒啥意見,陳鈞的安排也很合理。 “就是老祁這邊出了點問題。” 陳鈞本來也沒打算隱瞞祁少詳的想法,反正不去二營報到這件事。 早晚都要跟趙子恒講啊。 索性,陳鈞就把今天自己和祁少詳談話的過程,都給兩人說了一遍。 要論對祁連長的了解,趙子恒可比陳鈞認識的早,對于老祁的決定他沒覺得意外。 也支持陳鈞的決定。 反正年度軍事演習,一營會不會代表179旅上戰場,這個不敢說,但二營是肯定上不去。 急也不急那點時間。 林金華同樣點點頭,什么話也沒說。 或許很多人都會覺得,祁少詳這種人的選擇比較奇葩,放著副營不去報到,反而甘愿留在一營當連長。 可類似的人,真有不少啊。 五六十年代時,有多少先輩為了能給祖國研制出氫彈,二三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就是為了挺起民族的脊梁。 那時候,也有很多人不理解他們,甚至家人朋友都誤解他們。 但有些事情,總要有人去做。 如果有機會或者有這個能力,祁少詳肯定是其中的一員。 包括陳鈞,趙子恒,林金華等等。 二營的籌備工作沒那么容易進行。 當天晚上,陳鈞將趙子恒他們送回二營之后,就獨自返回了一營營部。 反正二營現在就算不如撤編前熱鬧,住在那里的人也不算少。 陶旅一句全旅齊上陣,各營干部都要為二營建設出把力。 其他營區,基本一個連隊留一兩個人守營房,剩下的都已經搬到二營居住。 吃飯則是每天跑到一營這邊,隨便分散到幾個連隊里面,只要別所有干部一股腦跑一個連隊。 搞得連隊戰士沒飯吃,別的倒也沒啥問題, 眨眼間,又是一周的時間過去。 這段時間,梁科翔整天帶著楊傳州,兩人手中拿著測量的工具,再帶上幾名參謀量營區,規劃地方。 將規劃好的圖紙拿過來給陳鈞看看,沒毛病后就提交到旅部,由旅里去和工程部隊交涉。 目前一營這邊沒什么需要操心的,趁著二營建設期間,陳鈞就安排營里的干部去聯勤部找人,重新粉刷二營的標語。 反正是沒什么特別要緊的事情。 12月20日上午。 陳鈞這邊照例又跑到二營營區附近晃悠,如今工程部隊已經開拔過來,重新規劃,擴大營區。 看著安靜了快一個月的179旅,突然又變得熱鬧,有工程部隊的二三百人加入。 一座座新營房把拔地而起,一天一個樣的變化。 陳鈞看著,心情還是挺不錯的。 就是可惜。 他這個好心情沒維持多長時間,就看到趙子恒擰著眉,急匆匆的從不遠處路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