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陳鈞提前來到預定陣地,他花了一夜的時間,將周圍的地形全部通過圖紙畫下來后。 剩下的就是在戰前,構造防御工事了。 后勤保障連和部分工兵,提前坐著卡車過來,可不純屬是因為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口訣啊。 在這種空曠的陌生地帶,大軍駐扎必須要構筑一些工事。 因為不是所有戰車都像坦克那么耐造,挨兩炮屁事沒有。 福州的地形,陳鈞昨晚已經勘察過了,大多地方都凹凸不平。 放眼望去,在大白天視線不受阻的情況下,2000米外的敵坦克都不一定能瞅見,地勢很明顯屬于呈層狀下降。 地面部隊類似坦克炮,04A步戰車的副炮,因地形掣肘,稍微遠點的距離,壓根打不到敵人。 04A主炮可以,那玩意是機關炮,連無人機都能干,但也因為地形凹凸不平,雙方在常規交戰時,只能將作戰距離拉到兩公里以內。 甚至一公里以內。 這種情況,防御工事就顯得格外重要。 至少要保證敵軍來襲時,不能短時間就讓敵戰車群沖到腹地吧? 合成營構造防御工事,方法也沒常規部隊那么老套,不用戰士們拿著鐵鍬撅著屁股挖戰壕。 也不用挖坑埋地雷。 坑肯定要挖,但挖也是挖旱廁,相當于在距離營地一兩百米外,又構造起一道特殊的“防線”。 一營的防御工事就是在駐地四周,使用模塊化防護墻,搭建一圈能夠抵御炮火的工事。 所謂的模塊化防護墻,就是用鐵絲網和帆布制作,長寬高都是1.5米的正方形筒子。 鐵絲網在外面固定形狀,帆布套在里面,平時不用的時候七個合在一塊折疊。 一旦要用時,由兩名士兵拉著這些防護墻兩側展開,幾分鐘就能夠在外圍,快速拉起一道防線。 需要什么形狀都可以像拼積木一樣的拼起來,嫌一米五太低的話,摞兩層都行,三層都沒問題。 只不過在摞之前,帆布內要裝一些土,用鐵鍬拍瓷實。 這樣一來,由沙石填充的帆布筒子,外面又有鐵絲固定,一米五的厚度別說子彈打不穿。 就是炮彈打在上面也是無濟于事。 。。。。。。。。。 陳鈞是2號夜里抵達的陣地,一直在陣地呆了三天,到5號下午時。 一營由副營馬紅杰帶隊出發的第二批人員,終是抵達了陣地。 那家伙,全營勝利會師,可把何胖子給激動壞了。 演習期間不允許使用手機,從營里出發手機就必須上交,管你是營長還是戰士,無一例外,一視同仁。 所以鐵路運輸期間,陳鈞他們想要時刻聯系馬紅杰,詢問過來的狀況幾乎不可能,當然,這個不可能不是說沒辦法,鐵路上有電話能打。 導演部公共電臺頻道都能詢問。 可特么來的時候,動不動失蹤了幾千人,沒有消息已經是最好的消息了。 誰還沒事去主動的聯系啊。 陳鈞安排后勤連的戰士,每天換便裝去福州鐵路出站口打探消息。 可算是把最后一批人給盼來了。 聽著陣地外傳來“轟隆隆”的聲音,何應濤齜牙大笑著跑到外面和馬紅杰擁抱了一下。 陳鈞則是站在人群后面。 他目光眺望著后方正在從牽引卡車上開下來的戰車,他整個人的腰桿子都挺直了些許。 一營是他帶出來的部隊。 這次全旅只有一個營出來參戰,全營戰士心中都憋著一股氣。 一股揚眉吐氣,要證明哪怕一個營級戰斗群也絕對不輸旅級火力的倔勁。 何應濤同樣憋著一股氣。 別看他胖,那以前好歹也是摩步二連的連長啊,如今就算擔任了政工干部。 照樣武能提槍跨馬躍戰壕,文能負手噴全營的存在,擱哪都不慫。 “營長!!” “營長!!” 馬紅杰跟教導員打過招呼,隨即帶上營里的連長,大步走過來,神情略顯激動的大喊著。 跨越一千多公里,在陌生的陣地重新匯合,在場的干部,都知道接下來迎接他們的將是什么。 陳鈞目光掃過千里迢迢跨越而來的各位連長,他們臉上雖說都帶著疲憊之色,不過精神頭卻很足。 看得出來,對于這次作戰,不少人都是抱著狠狠打一場的心思。 干部的表現,就是全營士氣的體現。 面對各連長的問好,陳鈞笑著點點頭,而后抬腳走向遠處忙碌的人群。 有了最后一批戰士的涌入,整個營地徹底熱鬧了起來。 近兩千人匯聚,所過之處,到處都是穿著綠軍裝的身影,這些人,有一千一百人是一營的人。 還有幾百號人,是179旅下轄的所有作戰單位以及后勤單位的人。 也有軍區后勤過來對接的戰士。 歷經三天的時間,全都聚齊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