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吳老爺子那是得到消息,專程跑過來看望故交的后輩。 有這層關系墊著。 人家壓根就不管中午不中午,這眼瞅著已經臨近飯點,家里來一群客人。 總不能干瞪眼吧? 于是,陳母忙著在廚房做飯。 三叔陳福桐跑回家里,將三嬸喊過來一起幫忙做午飯,而后開車到縣城托朋友帶幾瓶好酒送來。 預備著。 這不慎重可不行。 吳建國表現的再怎么和氣,先不論人家的職位,就說人家那身份,都算是李海瑤半個娘家人了。 這在農村,女方家長輩過來是大事啊。 老爺子不走。 縣里那些隨行的干部,也只能干巴巴的坐著。 普國濤還好,由于他以前經常來,對家里的事情較為熟悉。 這時候,正坐在沙發上,繪聲繪色的講著陳鈞以前立功的事。 而李海瑤,陳穎穎兩人,則是坐在跟前認認真真的聽著。 其實吳建國,早在半年多之前就聽說過陳鈞。 畢竟是在自己管轄的地方,出了個一等功臣,之前還連續拿到過二等功,三等功。 這種事情下面的人,都會給他匯報。 后來吳建國也特意打聽了下,陳鈞在部隊的事。 說到底,這都是軍人獨有的情懷啊。 吳老爺子以前也是軍人,對于年輕人參軍入伍,自然是打心底里支持。 陳鈞的檔案又不是啥機密,帶領全軍第一個合成營,并且做出成績的時候,吳建國就動過想要見見這個年輕人的念頭。 軍人,退伍不褪色,尤其是老一輩的軍人。 哪怕他們早已退伍多年,可對于部隊的發展,祖國的發展。 總是有種特殊的情感在里面。 他原本想見見陳鈞,了解下部隊里面現在的發展,可沒成想,人還沒見呢。 陳鈞倒是把自己故交好友的后輩,都給帶回來了。 這倒是挺出乎吳建國的預料。 聽完陳鈞立功的事跡,又聽陳鈞講述軍改合成化,信息化的改革后。 吳建國很是欣慰道:“好,現在部隊發展的真好啊。” “我要是能再年輕四十歲,也一定要去軍營里面見識見識。” “你們都是有福的一代人啊。” 吳建國滿臉含笑的看看陳鈞,而后又看看李海瑤:“想想我們那時候,跟敵人打仗,哪有現在這么好的條件啊。” “但眼前這些,還遠遠不夠,軍事發展乃是國防之根本。” “隨著軍事斗爭加速推進,我軍必須要加強基礎環境信息化建設,夯實支撐基礎,讓整體信息基礎環境得到大幅改善。” “就像信息基礎網系,信息資源開發,作戰依托環境等方面建設都要快速發展,取得更豐碩的成果。” “畢竟,咱們國家起步晚,跟世界軍事強國相比,我們的基礎環境,尤其是信息基礎環境的信息化建設程度,還非常滯后。” “想要達到軍部的號召,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 “我老了,在這方面出不了什么力氣,還是需要你們年輕人去建設,去創造,去深化。” “作為新一代共和國執劍人,你們要加倍的努力,不可松懈。” “知道嘛?” “是,首長,我明白!!” 陳鈞鄭重的回應。 這雖說算不得諄諄教誨,但那也是老一輩人對他的叮囑,該有的態度,還是必須要有的。 “嗯。” 吳建國滿意的點點頭,隨即又和李海瑤談起了老爺子的事,詢問一些身體方面的狀況。 還有李海瑤,在單位里面的規劃之類。 這眼瞅著沒自己啥事了。 陳鈞坐著聽了一會,起身準備去外面看看。 反正人家也不是單純的沖著自己來,這么著急過來,他頂多算是被捎帶上而已。 陳鈞起身來到院里。 母親李秀芬和三嬸,以及左右幾個鄰居都在忙活,老爸和三叔蹲在外面洗菜。 兩個大老爺們,平時在家都是光帶著嘴,等著吃飯的主。 今天也開始上手忙活了。 長輩都在忙。 陳鈞也不好意思自己瞎溜達啊,總不能老爸和老媽,三叔他們都在做飯,自己干看著吧。 他挽起袖子,邁步正準備過去幫忙時。 眼角余光,突然撇到自家大門口有個肥碩的身影,一晃而過。 本來這大過年的,家門口有人路過太正常了,就算是陌生人,也有可能是誰家的親戚。 這都很正常。 可不知怎么了。 陳鈞或許是出于軍人的直覺吧,他總覺得剛才匆忙一瞥的身影很熟悉。 出于好奇。 陳鈞徑直來到門外,當他看清門口站著的兩人時,頓時樂了。 “站這里做什么?” “幾天沒見,不認門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