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反正別人愉快不愉快,自己愉快就完事了唄。 你滿中誠保衛京津名滿軍區,你諸葛孔明帶隊出國大殺四方。 我陳鈞就差事了? 全軍第一營就算是營沒了,那也是實打實的成績在這放著。 誰特么還不是優秀干部啊。 龍班成員一副干笑的神情應付著,大家在一陣相互熟絡后,倒也沒太多不適應啥的。 究根結底。 還是因為陳鈞教員的身份太出風頭,讓這些骨子里驕傲的新生代虎將,感覺別扭罷了。 六十人的教室,總共就承載二十五人,陳鈞沒幾分鐘就處下了全班的同志,該恭維恭維,該吹牛吹牛。 絲毫不含糊。 到了十二點下課時,各自找到教員簽到離開,出發去食堂吃飯。 中培課程管理還是挺嚴的,每天頂多兩節課,上午一節,下午一節。 每次上課之前點名,下課簽到,這是戴老頭定下的規定,目的就是為了約束這幫,在部隊里平時清閑懶散慣了的干部。 下午龍班的課程是16:00-17:30。 剛開課,一般都不會講太深奧的東西。 上午講紅色講堂,下午開始接觸信息化,數字化的理念,其中還摻雜一些別的指揮學,戰役學的東西。 龍班的課程很雜,主要以培養為主,不過摸底卻還沒結束。 下午五點半。 陳鈞簽過到從教室出來,他手中拿著教員分配的作業,卻是滿臉無奈。 可能是這次培訓周期比較短吧,課程安排非常緊,這邊滿打滿算才上兩節課,皮毛都還沒學半兩呢。 教員就布置了一項選寫作業。 要求龍班所有成員,每個人從《戰場數字化與主戰坦克的發展趨勢》,《陸戰新思維-由海向陸看陸戰》,《淺析老美海軍對聯合作戰的保留態度》,《打中誘敵,先耗后擊——對我軍以現有裝備奪取沿海戰區制空、制海權戰役方針思考》,以及《“靈境”中駛來的主戰坦克——坦克研制中的虛擬現實技術》等五項中。 任選兩項,寫出每項不低于六千字的見解。 這以前天天在部隊忙碌,基本很少跟這些理論上的東西打交道,新聞聯播,軍報,陳鈞都很少看了。 猛的來這么一下子,還真有些不適應。 “哎,今晚又難休息了。” 陳鈞低頭盯著手中的文件看了看,哀嘆一聲。 這一想到,接下來好久,都要適應這種生活節奏。 心里就賊不是滋味。 天天按照課程表上課,哪有部隊自由自在好啊。 原本陳鈞是打算將文件放宿舍后,再去食堂吃飯,趕緊收拾收拾完成這些作業呢。 “營長!!” 還沒等陳鈞走到宿舍樓時,一道清亮的嗓音傳來,引得周圍龍班學員紛紛側目。 而喊出營長的小同志,卻是瞅也不瞅旁邊的一堆人,直愣愣的跑到陳鈞跟前立正,敬禮! “營長好!!” 來人還真不是別人,正是送資料的勤務兵李武界,主要是除了他,別人也沒這么愣的氣質。 “你怎么過來了?” 陳鈞笑著回禮,他神情驚訝的看著這混小子,可能是國防大學一圈都是陌生人。 這突然看到一營的老人,陳鈞心情一下子就變得不一樣了。 要論的話,李武界不是最先跟他的兵,但絕對是跟自己以往性子最像,也最對脾氣的小子。 “嘿嘿。” 李武界傻笑兩聲撓撓頭:“營長,你不是給我一個電話嘛,是李亞飛李中尉帶我進來的,過來快一個小時了。” 李亞飛就是陳鈞報道時,領路的那位中尉,也是指揮專業宿舍樓一樓管勤務,通知課程的同志。 專門服務于龍虎班成員。 “行,走吧,先回宿舍。” 陳鈞點點頭,送資料這事連戴老頭都知道,所以李武界過來的待遇也不會差。 負責勤務的李亞飛專門給他在宿舍一樓,又安排了個單獨的宿舍,一整個行李箱的資料全都在里面裝著。 那可是陳鈞當初帶領一營,親自編寫的有關合成講堂,以及合成營分訓合訓的資料,保密等級談不上多高。 但現階段,絕對是不容有失的。 陳鈞看了眼箱子上的免檢標簽,沒說什么。 安排李武界拎著箱子回到202,然后跑隔壁叫上季銅。 又下樓交代了下李亞飛,通知其他教員資料就在自己宿舍后。 三人便直奔食堂。 依舊是北食堂,但這次陳鈞和季銅都不是聊天的主力。 聽著李武界在那里,繪聲繪色的講述目前179旅的情況。 昨天夜里。 陶旅召開全旅人員動員大會,一營要組建,營長由何應濤擔任,這叼毛又從政工干部轉移到指揮干部上了。 二營長還是趙子恒,三營長由馬紅杰擔任,四營長由祁少詳擔任,全都是以前一營的主力。 至于各營教導員,除了一營留存的有指導員提拔,二營還是由林金華擔任之外。 三營,四營全都是從旅政治部臨時抽調干部過去頂替。 就算是這樣,還有炮營,防空營,后勤保障營,作戰支援營,偵查營的空缺很難補。 炮營營長179旅原本就有,頂上問題不大。 但其他營級單位,直接就麻爪了,以前摩步的編制,哪有什么防空,后勤保障啊。 都是一群窮兄弟營苦苦支撐著編制,這猛的富起來,壓根不知道怎么玩的轉。 更讓人絕望的是。 179旅駐地附近的部隊,已經全線轉移,整片區域方圓上百公里,除了武警部隊,消防部隊,這些壓根跟合成化,甚至和陸軍野戰單位不搭邊的機關外。 再無人能伸把手,幫幫179旅。 據李武界說,今天他剛從軍區出發時,旅里就調過來近三千人,并且最遲明天,還有兩千五百人要過來。 這種情況,別說陳鈞聽得頭皮發麻了,就連當成故事,坐旁邊一直干飯的季銅,都聽的目瞪口呆。 五千五百人啊,甭管老兵新兵,調過來那就是新兵,多大能耐的軍官,能壓得住幾千人的新兵? “小陳,你們旅里這次麻煩大了啊。” 老季吞掉飯菜后,神情有些不自然的感慨道。 “這么多新人聚集,光是重新制定標準,評選班長,連隊建設,干部任免沒有幾個月的時間都捋不順。” “萬一中途出點啥岔子,整個單位整不好都要被連累,太魯莽了。” “哪能一下子塞這么多人呢?” “可能是因為,旅里成為中培指定的實踐單位吧。” 陳鈞微微搖頭:“麻煩是肯定會麻煩一些,但也沒那么夸張。” “軍改教育辦指定的合作實踐單位,困難也是暫時的,軍區和戰區多少也要在人才方面調撥一部分,協助穩住局面。” “對旅里工作有多大幫助不敢說,但應該惹不出多大的亂子。” “也對,不過還是難搞啊。” 季銅長嘆一聲,他倒不是嘆179旅,而是在感嘆36旅,如今大面積合成化,過年期間先收拾第一軍的單位。 如今政策已經開始大范圍蔓延,軍部組織在各戰區組建的改編辦,軍改督導辦,還有視察巡查組都已經開始行動。 突襲各單位整改落實情況。 一旦被這些人抓到,誰出面說話都不好使,發現一些單位怠慢,或者整別的幺蛾子直接就是全戰區通報。 179旅本來是可以在這次大風浪中,成功保留編制避開,稍稍向后延一延時間。 如今也被席卷進來。 其實陳鈞并不清楚,原本這次中培跟他沒啥關系。 戰區起初的安排,就是要在一營解散后,安排陳鈞加入東部戰區臨時組建的軍改督導辦,讓他帶領一個小組,突襲各個單位。 督促他們盡快執行上面的政策。 但東部高層的決定,被陳渙然給硬生生的截胡了,直接將陳鈞推薦給戴老頭,生生加上一個中培的名額。 替換了陳鈞督導辦的工作任務。 至于原因,陳渙然考慮的較為全面,這次中培對陳均來說意義不大,但他來了,至少能提供很多實際的經驗。 當然,更重要的是。 陳鈞帶領的合成一營,已經在明面上為軍改大刀闊斧的動作背黑鍋了,他太亮眼了。 不能再加入督導辦。 否則無形之中會得罪很多人,讓他過來參加中培,消失一段時間也好。 至少不能在這最混亂的時期,再讓這小子出來蹦跶了。 。。。。。。。。。。。 數天后,時間來到了正月十七,也就是2月13號。 外出培訓期間,就甭惦記什么元宵佳節了。 學院壓根不給辦,人家頂多在食堂拉個紅條幅,寫上“首長,節日快樂,同志們,節日快樂”。 然后在當天飯菜中,再加一份元宵,就算是過節了。 至于李武界,他是送完資料的第二天,就乘坐飛機。 又返回了單位。 反正對這小子來說,剛來部隊第二年的上等兵就能拿著公費坐飛機,彭城京都兩邊跑,還能去國防大學逛一圈,住一晚,吃兩頓飯。 已經夠他回去吹噓半年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