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幫中培的虎將過去,管特么你是中校還是上校,統一軍銜一換,貼上四期士官,全都攆到連里干活去。 想站著就把知識學到,那不可能。 不跟戰士同吃同住,不和連里,營里的干部多溝通,不從最基礎的學起。 合成化框架都不懂搭建,學再久都是白搭。 想到這里,陳鈞心里頓時痛快了許多。 既然讓他籌劃接下來的實踐分配,他還真不介意當一次大地主,好好使喚使喚這幫傲氣十足的官老爺們。 當然,為了調整一下陳鈞的個人的時間。 也為了更好的完成戴主任交代下來的任務。 在宿舍吃過飯后,林國勇專程帶著陳鈞,跑到教員樓,召集所有教員,開了次短暫的會議。 會議主旨就是,協調縮短陳鈞課后的作業時間。 但中培畢竟中級干部進修的緊要環節,有些課題是要留檔封存的,不可能代筆,更不可能不寫。 基于情況特殊,陳鈞任務比較重,只是適當的減少他選做文章的字數和選項。 盡可能多的為他節省時間。 。。。。。。。。。。。。 時間就這么一天天過去,學院進修再怎么枯燥,總歸是平靜的。 可到了二月底時。 外界軍改的浪潮,被推到了最頂峰。 軍部一份份有關軍改的紅頭文件,接連不斷的下達到各單位。 第一集團軍正式撤銷第一序列編號,改為七十二軍。 自此,原金陵軍區,號稱天下第一軍的西北野戰軍第一縱隊,徹底成為歷史。 而十二集團軍,原來的中野野戰軍第六縱隊,同樣成為歷史,改編為東部戰區七十一軍。 31軍,也就是原來的華東野戰軍第13縱隊,告別以往的輝煌,被劃為七十三軍。 東部戰區下轄的七十一軍,七十二軍,七十三軍,正式按照后世的格局分布,確定了番號。 同樣讓陳鈞一陣唏噓的是,當年在西京陸軍邊防學院大一實習期間,參加過勇士杯競賽的47軍徹底裁掉。 下屬部隊分配到不同的軍區。 包括40軍,14軍,20軍,27軍,全部被裁撤,沒有新的番號,人員分散到其他軍區。 因為這次的大動作。 參加中培的軍官,有相當一部分人情緒低落,神傷不已。 畢竟,那些裁撤的序列里面,有些是他們自己的單位啊。 這種情況在龍班尤為明顯,因為他們是生長型軍官,定位就不是畢業能晉升的人。 潛力自然有,只不過以后不能再回老單位工作了。 回去后人或許還是當初的那群人,但番號永遠的撤銷了。 對此,陳鈞除了一嘆,也沒啥可說的。 軍改的陣痛一直都在,他的一營不是也沒了嘛。 被裁撤的五個軍里,除了47軍陳鈞熟悉外,還有14軍他也不陌生啊。 當初15年大閱兵,十個英雄部隊方陣登場,其中一個就是14軍的人,他還跑過去看過人家的閱兵訓練。 如今,都已經成為了歷史。 當然了,這些軍區的編號雖說徹底撤銷,并且沒有改編新的番號,但并不代表將士全部退役。 他們同樣留下了精銳的作戰力量,與其他集團軍合編到了一起,無非不是作為集團軍的主體罷了。 這些曾經創下歷史,立下赫赫戰功的老部隊,哪怕編制沒了,歷史功績也不會被磨滅。 為了戰略需要。 每一次軍改,都要面臨一大批擁有光榮歷史的軍隊,番號要被裁撤。 沒有當過兵的人,可能不知道軍隊番號裁撤意味著什么。 但這一次,軍改后的集團軍整編,可以稱之為是劃時代的,絕對不是大部分人認識的那樣,被裁撤掉五個集團軍,變成十三個集團軍那么淺顯。 可以說這是一次戰略升華。 而陳鈞印象中的179旅,也因為這次變動,徹底從第一集團軍,也就是現在的七十二軍,被劃分到七十一軍。 也就是原十二軍。 駐地不變,但軍區指揮部,左右的友鄰單位全部更換。 彭城周圍的駐軍,正式由七十一軍開始陸續搬遷,入駐。 軍區那邊風云變幻,而學院的中培第一階段,也即將接近了尾聲。 最多再有一周,軍改教育辦的中培團,將要出發,前往179旅駐扎兩個月。 開啟第二階段的培訓。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