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副院長講完,現場學員的氣氛被調集到了最頂點。 該陳鈞上場了。 接過話筒,而后掃了一眼站在遠處朝這里張望的豐校長,以及一眾穿著便裝的老領導。 再看看臺下一張張面孔朝向自己,說實話,繞是經歷過諸多大場面的陳鈞。 在這一刻,也有些心慌。 這種慌不是害怕,而是豐校長力挺他擔任副總隊,不僅將他介紹給學院畢業的前輩,還站在這里為幾千名學員講話。 其中的壓力,不言而喻。 臺下這些人,未來可都是陸軍,武警,火箭軍部隊的指戰員。 這份榮光,陳鈞沒有任何付出,僅僅是來了趟學院而已,就可以站在這里。 他受之有愧。 “同志們,先做下自我介紹吧。” 陳鈞緩了緩神,這才拿起麥克風遞到嘴邊,聲音昂揚中又帶著幾分謙遜。 “我叫陳鈞,于2016年6月畢業于西京陸軍邊防學院,很榮幸今天可以站在這里,跟大家見面。” “記得2012年剛入校時,那時的我還是一個剛剛穿上軍裝的小伙子,對即將到來的軍旅生涯充滿了期待,但又切實的感受到了迷茫。” “我記得很清楚,真正給我信念,讓我堅定未來的,是我當時的區隊長李釗同志,所講的一番話。” 臺上的陳鈞提到李釗,倒是不打緊。 可臺下某個隊列前方的一名上尉,卻突然挺了挺胸膛,似乎是生怕沒人注意到他似的。 陳鈞沒有注意到李釗的位置,只是繼續說著。 “當時的區隊長說,我們人的一生有很多顏色,每個人都應當是五顏六色,但作為軍人,我們最慶幸,也是最自豪的是,我們擁有了軍裝上這一抹松枝綠。” “軍裝,是我們軍人的靈魂,是人民心靈的寄托,是國防對外展示時最大的厚盾。” “我們應該為成為一名軍人而自豪。” “這句話,我一直記了六年,記到了現在。” “這六年里,讓我對軍人的理解更深了。” “同志們,閱兵是什么?” “閱兵是展現我們軍人的精氣神,展現我們軍人風采的時刻。” “閱兵場上龍騰虎躍的是軍人,邊疆海防嚴陣以待的是軍人。” “我們是軍人,但我們更是人民子弟兵,軍民團結方能筑成銅墻鐵壁,眾志成城,方能對敵人布下天羅地網。” “同志們,作為一名軍人,作為一名指戰員,你們做好上臺檢閱的準備了嘛?” “我們聽從祖國的召喚,時刻準備著!!” “我們聽從祖國的召喚,時刻準備著!!” “殺殺殺!!” 一聲高過一聲的回應,同樣也是臺下學員對陳鈞口中軍人,最好的回應。 吼聲陣陣,直沖蒼穹. 。。。。。。。 14日清晨五點,閱兵儀式要開始了。 終南山基地再一次迎來最熱鬧的時刻。 這天才剛亮不久,基地門口就已經被圍得水泄不通,有些是西京本地的媒體聞訊趕來,有些是西京的居民,慕名而來。 原本諾大的訓練基地,許多地方都被圍上了警戒線。 不圍不行啊。 軍事學院很多活動都是對外公開的,現場若是不加以管制的話,有些民眾怕是都要拿著手機,沖到閱兵訓練場近距離拍照了。 隨著時間慢慢推移,占地十幾萬平方米的橢圓形訓練場四周,一個又一個方隊就位。 升旗臺上,過來參加此次閱兵典禮的校領導,以及退休的老領導也陸陸續續就位。 伴隨“鏘”的一聲脆響,利劍出鞘,劃破長空。 訓練場上國旗開始緩緩升起。 雄壯的國歌聲響起,所有方隊戰士,校領導,以及圍在遠處的民眾,齊齊看向冉冉升起的國旗。 六點整。 三輛敞篷式吉普車從基地另一側緩緩滑進訓練場。 排頭車輛站著的是陸軍邊海防學院院長豐宏毅,他身穿軍禮服,挺直腰板站在車上,目光注視著前方的隊列。 而第二輛車上,正是同樣換上軍禮服的陳鈞。 這一刻萬眾矚目。 這一刻,陳鈞的身軀也挺如標槍,緩緩入場。 而第三輛車上,則是一部分作為觀賞團的幾名校領導。 他們的入場,也意味著儀式開始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