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從軍區會議室出來,陳鈞抬手揉揉太陽穴,他也預感到接下來的練兵。 可能會比較難搞了。 難怪之前過來開會的時候,馮旅還有季桐那個老龜蛋,都提醒自己注意點。 總指揮既然在大會上說,要各單位細化內部預案。 那不用想。 這次練兵,怕是真沒有劇本了,至少部隊開拔這個環節是沒有劇本的。 當然了,有一點不要誤會啊。 這里說的沒有劇本,可不是放任幾萬人隨便亂竄,肆意進攻廝殺。 那更不可能。 演習當中所謂的沒有劇本,只是放開一小部分的自主權到單位當中。 可能就是純屬為了鍛煉,各單位干部的個人組織能力。 因為一場大規模練兵,真沒有劇本的話,壓根沒有辦法組織下去。 這玩意怎么說呢。 別說成規模性的演習了,就是連隊的訓練,班里的訓練都有文本。 劇本如果用專業軍語稱呼的話,應該叫做演習文書。 往前追溯一下,早期一些軍事演習其實不光有劇本,連臺詞都有。 你敢相信? 演習文書大致就是用來記錄演習目的,內容,戰術戰役背景。 如果牽扯到有對抗的話,還要說清楚對抗內容,對抗方法,對抗傷亡時究竟該怎么判定,判定的詳細數據。 以前經常會有人納悶,這特么打個仗,兩邊的人都嚴格按照劇本規定的對抗過程,去搞對抗,這么做有啥意義呢? 其實這種事情,不能拿有沒有意義去衡量。 直白一點的講,指揮打仗那畢竟不是小孩子過家家啊,沒有想象當中的那么簡單。 舉個例子說吧。 就一個嚴格按照劇本走的演習,人數也不多,一百個人相當于一個連隊的規模,不搞對抗,完全就是在戰術背景下集合行軍駐扎。 就這么簡單的任務,按照演習劇本走,能夠全套閉卷搞下來不出錯,不把弟兄們給帶到溝里去,已經算是相當優秀了。 可以說古今中外,擁有這樣能力的人,都不會占據多數。 至于說為啥會這么難。 那是因為在真實的戰術背景之下,幾乎可以用到人類知識的方方面面,不但要通曉行動的方法,還得掌握很多知識的基礎內容。 從詩詞歌賦到天文地理,從煮飯做菜到修橋鋪路。 哪怕前邊有一條小河,能不能過,都要看看河床,看看流速,看看水溫,考慮一下是架橋還是涉水或者說是武裝泅渡。 要考慮敵人是否會在渡河途中阻擊,河里會不會有其他的潛在危險。 行軍途中如果迷路了怎么辦,沒有星星沒有月亮,一團漆黑,指北針還壞了,山里有熊叫喚,士兵被蛇咬了,自己作為指揮官困的要死。 上級還要求兩個小時內必須達到,在根本不知道自己身處哪個位置的時候,就知道劇本的重要性。 可以說沒有劇本,就不可能演化一場戰爭。 單單憑借司令部的參謀人員,和其他單位的參謀,去編制行動計劃作戰文書,那根本就不現實。 會出現很多漏洞,失誤,完全沒辦法執行的情況。 劇本的真實作用,就是鍛煉部隊行動能力,測試部隊在接近真實環境下的抗壓能力,鍛煉部隊單兵素質和理解命令的能力。 讓部隊熟悉行動流程,熟悉野戰環境,熟悉兵器火力。 這次軍區安排各單位細化內部預案,又叮囑聯勤部,作訓部,參謀部全力配合六個合成旅。 就是因為如果沒有這些單位全力配合,一個旅幾千人,上千輛戰車,若是想成功機動至練兵區域。 幾乎不可能。 甭說有什么鐵路運輸,那鐵路也不是直接從營門口,通到戰場區域的啊。 沒有軍區的部門配合,光是去鐵路時道路封鎖,沿途水源,油料等后勤及時補充,人員乘車規劃。 以及抵達作戰區域后的吃喝拉撒睡,就不是單一的作戰部隊能夠自行解決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