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瞧見這架勢,陳鈞都不用往后看,就知道是戰區的首長到了。 東部戰區總指揮沈宏偉,后方跟著一群手臂上帶著袖標的老參謀,大步邁進會議室。 “首長好??!” 總指揮到了,全體參會軍官齊齊起立。 沈宏偉見狀,只是點點頭,隨即擺手:“同志們好,都坐下吧?!? 趁著坐下的空擋,季桐用鋼筆在記錄簿上迅速寫下“31”的字樣,推給陳鈞瞄了一眼后,便坐在位置上不再吭聲。 這應該是236旅所在區域。 陳鈞掃了一眼,也沒再言語,但他心里隱隱的有種感覺。 此次作戰藍軍26區的對手,恐怕不簡單啊。 只是大會已經開始,也容不得他多想了。 總指揮踱步走到臺上。 旁邊有一溜座位,他連瞅都沒瞅,徑直接過旁邊參謀人員遞過來的麥克風。 便振聲道:“同志們,這兩天籌備此次作戰時,我聽有些同志,提起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 “談的也是有關戰備軍演方面,提起前些年我們嘗試作戰的過程?!? “有同志說,以前我們的軍演就是表演形式的演習,因為演習前有預案,何時進攻,何時炮擊,何時沖鋒都有規定。” “并且演習最終的結果一定是紅方勝,藍軍敗。” “后來我們借鑒他國,專門模仿外軍,成為磨刀石,來磨礪紅軍單位?!? “在演習這條路上,我們走過很多路,嘗試過無數種方法,旨在磨礪我軍的戰斗力?!? “而一支部隊的戰斗力,是什么呢?” 沈宏偉說著,他目光掃過臺下的眾人,頓了頓才繼續道:“一支部隊的戰斗力,除了火力,戰斗意志之外?!? “我相信在座的同志都應該清楚,我們所講的戰斗力,說的更多的是綜合能力?!? “比如部隊調動,后勤保障,戰術執行等等?!? “這些老生常談的話,我們年年講,天天講,部隊的調動,有部隊鐵路公路的轉運,武器的運輸?!? “戰術運動的執行程度,其中有包括指揮,戰場分析,各部隊之間配合程度,營地,指揮所的設置等等?!? “后期補給的調配,我們平時也強調有運輸,有保護補給線,后勤韌性等等?!? “演習還能訓練防空,防化,防核等戰術科目,還有其他戰術科目在實戰環境中的運用?!? “這些,都是我們這些年以來,一點一點摸索出來的。” “但是這一次,我們的挑戰又來了,為了適應戰爭形態上的變化,為了適應,并且打贏未來戰爭?!? “我們必須應用新設備,新戰術,新的戰爭思維,這些都需要依靠演習去實踐?!? “軍事演習不能百分百反應” 總指揮雄渾的聲音,不斷回響在整個會議室。 陳鈞坐在位置上認真的聽著。 其實簡單總結下總指揮的發言,無外乎就三點。 第一,軍演的規模在升級,軍隊要與時俱進。 第二,軍事演習雖說不能百分百反映一支部隊的戰斗力,但卻可以提高一支部隊的戰斗力。 打個比方,演習就是為了讓戰士明白,在戰場上下車之后該往哪跑,坦克在平原上怎么開,天上無人機來了該怎么應對。 將這些通過演習,給練成肌肉記憶,到了炮火連天的時候,才能在漫天炮火中開著坦克,抱著鋼槍,跟敵人決一死戰。 而沒有經歷過演習的部隊,連仗都不知道怎么打,沖上去實戰也沒有任何意義。 第三點,才正式提起今年合成化的體系對抗。 跟陳鈞猜測的一樣。 戰區方面要的就是一次酣暢淋漓的體系作戰。 要的就是合成旅這個新單位,要適應復雜的戰場變化,更要適應軍事動鏈構成,以及各類技術裝備運用。 讓戰斗對抗節奏變得更加激烈。 會議沒有多少激動人心的激勵,唯有一點,此次系列軍演,上面著實給了參演部隊很大的自主性,和時間性。 最終,在導演部重新制定了一系列演習規定后。 并宣布此次軍演于10月1日下午兩點十分后,正式打響。 便結束了此次會議。 好家伙。 開會時氣氛倒是不緊張,可開完會之后,氣氛一下子就凝固了。 陳鈞也顧不上再跟季桐扯皮。 會議結束后,就匆匆趕回26號作戰區,準備應對接下來的戰事。 因為導演部放松了管制。 那就意味著,他們準備的時間,已經不足一天。 而戰斗,從他們各單位齊聚福州各個預定地區后,就已經打響了。 開會前陳鈞還沒多少感覺,可會議結束后,聯想到剛才總指揮刻意講到的演習升級。 再想想紅軍部隊,已經于上午全部抵達作戰預定區域。 陳鈞內心不詳的預感,越來越強烈。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