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更是在各單位引起一陣嘩然。 有不少指揮員,背地里都暗罵陳鈞狗日的,不講武德,就因為不給他裝備,竟然搞這一套。 可罵歸罵,沒啥用啊。 接下來幾天,陳鈞去特戰旅,防空旅,勤務旅要人要裝備,那是相當順利。 要不是因為現在沒有精力,去想直升機中隊的事,陳鈞都打算去陸航旅要兩個中隊了。 但重裝改革不是一朝一夕能搞定的,需要一步一步來。 陳鈞知道步子不能跨太大。 所以。 在接下來,趁著馮旅也弄來一批士官,加上戰區方面陸陸續續援助的少量干部,以及軍區開放的留隊,提干名額到位。 大概的組織架構搭建起來后,陳鈞就將精力全部放到下面各營。 重裝改革,變化最大的是合成營,其次是炮營,防空,后勤只是單純的擴建。 陳鈞就將精力放在合成營的分隊建設上,本來179旅底子就不算薄。 加上各方精英匯聚,新組建的重裝合成營,以一種猛烈的速度開始變化,每一天幾乎都有裝備和人員補充。 整個試點單位,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 也可以說是大干特干了。 建立分隊,磨合,梳理,新協同作訓,諸多工作攤開連軸轉。 何胖子也被軍區任命為179旅副參謀長,不再兼任一營長,協助陳鈞建立新單位。 這倆人可是老搭檔了。 不知不覺間,一個多月悄然流逝。 在此期間,陳鈞基本沒有空閑的時候,最忙的那幾天,曾創下每天最低十二個專項會議的記錄。 其中的內容包括后勤、裝備、人事、經費、重裝合成營分隊場地劃分,一旅第十營,也就是兩個直升機中隊的安排。 還有營建等工作難點。 陳鈞從畢業后沒多久,就開始接觸合成,這次重裝試點,他毫無疑問成為全旅大局的負責人。 作為負責人,肩上的擔子可想而知。 在全旅龐大的軍官團面前,最近一段時間,陳鈞表現出一種近乎冷酷的理智。 以絕對效率和權重優先為原則,殺伐果斷的處理建立各單位時所遇到的問題。 這一點,整天跟著陳鈞的李武界最清楚,陳上校那工作日記上面,每天需要處理的項目都有幾十條。 多的時候一度超過百條。 沒辦法啊。 重裝只要動了合成營,那就相當于動了全旅的核心主力。 改革工作,和直接撿現成的單位擔任負責人,完全是兩個概念。 這一個多月以來。 陳鈞固定的工作日程,那就是每天5點起來,立馬通知全旅軍官,例行碰頭會議。 他們作為野戰軍,還牽扯合成。 那每天的會議基本繞不開雷達,通訊,遠程火力這三個核心輔戰單位作訓,展開全方位評估。 碰頭會議通常是一個小時。 結束后水都來不及喝上一口,陳鈞就要匆匆下營。 視察哪的工作,就在哪個單位用餐。 工作之余,他還要抽時間監督直升機中隊的營地,射擊靶場建設。 順便監督下工程質量,碰到那種不戴安全帽的工程部隊老兵,他也要上去提醒。 順便掏錢安排李武界去二營那買點煙,跟工程部隊的人分享分享。 再跑到各營分隊那,找新調過來的三級軍士長吹吹牛,拉拉關系。 如果有空,還會去找調過來的低級士官,比比體力,拼一拼全裝五公里誰厲害。 陳鈞這兩年沒咋訓練,體力已經大不如前,但虐一虐一般的士官還沒問題。 誰表現差,他倒是不會罵,吊車尾的人只會談心,要罵就罵中游的那些老兵。 別管職位多高,軍人尚武這是本質。 趁著組建期間,陳鈞也著實在新調來的一批老兵當中,積攢了一些威望。 畢竟很多老兵都是從別的單位調過來,心不齊,一般的干部,他們壓根不鳥。 只能陳鈞沖到第一線,時刻在第一線。 有他這么拼著。 試點重裝合成旅這個巨無霸,終于初見雛形。 四個主力營六十多個分隊。 已然成長到足以獨擋一面的戰斗集群。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