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聯合導演部大屏幕上,兩支部隊一南一北,都是分為兩部分。 目標直指A17作戰區。 但現場有不少人的目光,此刻,都在盯著179旅的重裝機動,能站在聯合參謀觀戰的人,自身的地位毫無疑問。 包括李洪濤在內,眼神都頗為驚訝。 原因沒別的,都被剛才179旅那種出動時,全程協同行云流水,一絲不亂的動作給驚到了。 因為,根據聯合導演部作戰信息統計器顯示。 179旅在接到出動指令后,一次列裝,七千多個軍事動作,六百多條指令,二百六十組旗語,四十多次分隊匯聚。 數千人和上千輛戰車,在短暫的十分鐘內完成集結,點名匯報,出動。 這個速度,已經打破理論上的機械極限。 集結出動整個過程沒有浪費一秒,沒有一個容錯,所有作戰單位精準,高效,完美協同配合。 裝備調度,匯車,并線,卡著撞車間距走,一套下來幾乎像是操練千百遍那般熟練。 要知道,這是歡迎儀式結束后,完全沒有準備的列裝突擊集合啊。 還是在陌生的區域。 李洪濤以及老毛子的那些領導,哪個不是沉浸機械化多年,可以說個個都是懂行的專家。 也正是因為懂,所以才驚訝。 西部戰區合成信息師范旅到目前為止,提交到參謀部列裝最快也需要十八分鐘。 在戰場上,別說十幾分鐘了,一分鐘的差距就是勝與負,生和死。 可能這么說很多人沒有直觀的概念。 但可以想象一下,占地方圓幾公里的179旅,從休息到接指令出動。 期間六千多人點名,轉換狀態,發動戰車,出動,按照分隊匯聚,到最后全旅機動,總用時不到十分鐘。 這可以說是一場機械版的煙花秀。 著實驚住了不少人。 要知道,這種反應速度,哪怕是遇襲都會比其他單位反應更快。 主動進攻時,這種集結速度就是妥妥的暴力機器群。 越大的集群行動,整體就會越笨重,這是常識。 只是這種常識,沒有體現在179旅身上罷了。 而對于聯合參謀部的小風波,陳鈞坐在指揮車內壓根就不知道。 當然就算知道也不會得意。 因為,這壓根沒啥可驚訝的啊。 他將整個重裝旅主力營拆成幾十個分隊,以合成連的方式參與作戰,而一個連的指揮官,從原先一人增加到五人。 全旅連續半年,動不動模擬戰情,動不動就模擬敵軍來襲,各分隊練習協同練得人都快麻了。 陳鈞更是給各營參謀團下了死命令,每周模擬戰情不能低于三次日間列裝,一次無預案夜間列裝,但凡哪個營不合格,都會被反復折騰十幾次。 這種難度,特么的,隨便換哪個單位經歷一遍,也都能做到類似的程度。 真以為陳鈞說要訓練出足夠強的重裝旅,是開玩笑的? 還有,179旅訓練最累的那段時間,四個主力營每天都要消耗兩千支以上的葡萄糖,從陳鈞到戰士,每天就是這么熬下來的。 從2017年十月下旬改編重裝,到2018年4月,不足半年,突擊上百次,列裝不計其數,坦克跑拉缸都能占比近百分之三十,官兵從來沒有在十點半之前躺到床上。 有這種表現,可不是偶然。 陳鈞還不知道他那位大伯已經惦記上自己了,隨著部隊開拔,大戰在即。 陳鈞強行壓下內心沸騰的戰意,他轉頭看向一旁的通訊參謀道:“連接所有通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