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切巴爾庫交戰區外圍,雙方縱線拉開近40公里的龐大戰車集群對峙。 卻只有地面引導的幾十輛坦克,投入戰斗。 其他戰車統一停止機動,所有戰士強行壓抑著狂躁的情緒。 統一攥緊手指,支棱著耳朵,連帶著屏住呼吸,靜待上面開火的指令。 充當先鋒的火力自然可以開火,因為人家本來就有清理敵軍火力的權利,不用等指揮部統一調度。 可其余主力不能隨意出動啊。 沒有統一指揮,沒有調度指令,幾千人外加數百輛戰車自由發揮的話,那特么別說打仗了。 一旦出動,估計不到一分鐘,自己這邊就會先亂套。 169旅后方指揮車內。 旅長維克多神色坦然的盯著前方交戰區,時不時聽著下面人的匯報,時刻關注戰況。 他早就聽聞野戰軍99A的大名。 根據他的情報,此次野戰軍重裝集群極為強悍,光是這種主戰坦克就動用了112輛。 而他們這邊,才配備了40輛T90M。 野戰軍的編制什么時候這么強了?這是維克多第一次得知179旅配置時,腦海中揮之不去的疑問。 因為T90M嚴格來說,只能算是兩代半坦克,而99A屬于三代主戰重坦。 光是機械化作戰的主力,己方就比野戰軍低了不止一檔。 維克多想看看,或者說是試探一下火力,雙方的坦克究竟誰更硬。 碰巧,陳鈞的想法跟他一樣。 維克多并不著急大范圍投入作戰,因為他已經為99A主戰重坦準備好了殺手锏。 那就是距離主力后方十公里外的,多輛喀秋莎火箭彈車,這時候同樣擺好了架勢。 要知道,他們老毛子才是真正大炮主義的開山祖師。 喀秋莎火箭炮,比野戰軍11式122火箭炮的威力還要兇猛,至少前者是48管火箭炮,而后者只是40管。 與其說交戰區,是雙方先鋒重坦的試探,倒不如說是兩名指揮官之間的試探。 。。。。。。。。。 兩方指揮誰都沒有貿然下令。 這也造就了前方戰斗打得越加兇狠,剛剛硬吃了老毛子一發穿甲彈的戰車,都沒來得及為自己的成功規避而慶祝。 三名車組人員,便繼續沖向前方,要迎戰敵軍。 可戰場畢竟是戰場啊,偶爾的幸運,并不能眷顧所有人。 就比如距離剛才那輛坦克,不遠處的另一輛戰車,就沒有那么幸運了。 自動裝彈機系統剛推出穿甲炮彈的黃銅彈殼,砸在裝甲板車廂,都還沒來得及裝彈完畢。 濃密的戰場煙霧中,突然斜射過來一發穿甲彈,打在車輛正面。 “轟”的一聲炸響。 一輛99A被爆車,徹底淘汰。 沒辦法,99A被火控鎖定的BUG之一,就是坦克只能對戰場正面火力做出監測。 其實真要論的話,也算不上BUG。 你想啊,如果戰場裝備云集,突擊橫線拉開幾公里,要是從橫線的一頭打向另一頭,一發炮彈所過之處,整條戰線上的裝備要是都能報警規避,那不跟扯淡一樣嘛。 所以,面對老毛子從突擊線斜角打過來的炮彈,99A沒有規避很正常。 轟!轟!轟! 戰斗依舊在持續,并且伴隨著雙方機動的距離越來越近,煙幕彈消散的越來越快。 交戰區的戰斗烈度也在持續升級。 99A爆車,T90M也沒好到哪里去。 面對野戰軍目前重裝,最引以為傲的三代信息化重坦,老毛子的二代半產物,打起來極為吃力。 近距離交戰,光是99A的規避效率都比老毛子高得多,這不是體系碾壓,純屬是裝備上的優勢。 這也導致開戰不足半個小時,179旅這邊損耗了近十輛重坦,而老毛子本就不多的坦克,幾乎爆車過半。 對方先鋒指揮官,不得已之下,只能讓沖擊坦的位置,更換波次接替,才勉強維持動鏈完整。 面對己方,氣勢洶洶的碾壓之勢。 直直殺入敵軍戰斗群,都特么快打到人家戰線內部了。 179旅指揮這邊,馮丘虎以及何胖子等人,才終于勉強接受,剛才野狗系統展示的作戰數據。 畢竟,不接受不行啊。 老毛子號稱鋼鐵洪流鼻祖,結果剛一接觸,對方重坦損耗幾乎過半。 反觀自己這邊,不足十輛99A的戰損,連全旅十分之一都不到。 這還不能說明問題? 馮丘虎眼瞅著自己這邊的幾十輛99A主戰坦克,在沒有任何指令的情況下,原本只是負責開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