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外面的情況,陳鈞并不清楚。 他此時還正拉著邊濤,坐在自己辦公室了解整個部門的情況呢。 不過了解之后,陳鈞反倒是覺得跟自己猜的差不多,作訓部其他幾個部門就不說了,各有各的工作。 重心基本都放在演習時出力最多。 從整個演習戰場的規劃,到后勤運輸補給建倉,部隊機動路線,再到預定各種方案,都是作訓部全權負責。 不單單要管理野戰單位的調動,包括水電網絡方面,也要和武警部隊溝通。 搭建基站,維護之類的,還要和科研院聯系。 幾個部門各司其職,干這個倒是挺在行。 但是后續演習過后的復盤,要監督各單位糾正訓練方式,結合演習中的失誤調整訓練大綱。 這部分工作,作訓部就很乏力了。 原因倒不是說作訓部故意不出力,而是這次軍改,上面速度太快了,連續兩輪軍改,師改旅輪番上陣。 部隊需要從機械化過渡到信息化,合成化,經歷陣痛,一點一點的摸索。 可作訓部上哪摸索去啊。 他們這邊,一沒有基層的技術員協助,二沒有武器設備供他們研究。 各軍區,戰區缺骨干都快缺紅眼了,誰還能安排人去給機關的人講解? 這也導致作訓部起初下基層學習,去一個單位不懂,學不到東西。 再去一個單位還是不懂,大家都在摸索。 久而久之,軍改的重心,也就變成了先野戰單位,后機關單位。 上面沒辦法提供太多合適的訓練方式,無法給出有用的建議,只能依靠各個單位自己摸索。 這樣一來,作訓部的作用,就只能被壓縮在演習時,才能跑出去賣賣力氣。 監督訓練基本就是扯淡。 畢竟,他們機關部,還沒各單位懂得多,貿然指導還不如不去呢。 這也是為啥179旅改重裝的時候,作訓部很少有人去,就算去也是了解下進展,適當的記錄一下,人就撤走了。 至于監察部,那更慘。 除了之前整個戰區突然師改旅,機步,摩步單位,全部改為合成旅時。 監察部的人,被安排到各單位駐扎,代替戰區監督各單位,對軍改政策響應之外。 后續基本就沒派上啥用場了。 尤其是合成單位進入合訓階段,系列軍演打響之后,各單位都摸索出了門道。 監察部就更沒辦法,去具體的下單位監察工作。 都特么還沒人家單位一個老兵懂的多呢,監察個錘子啊。 就算去,那也是幫倒忙。 至于監察主任之前倒是有,只是根據邊濤的說法。 去年年前,他們主任到了轉業的年齡,辦完手續就離開了。 后續也調過來兩人,但不是呆幾天被調走,就是轉業。 戰區方面一直把重心放在重裝,對于這種機關單位的缺編,還有暗地里一些情況。 向來沒怎么重視。 當然,不重視不代表不清楚怎么回事。 這不。 重裝剛搞好,拿出點像樣的成績,陳鈞就被調到了作訓部。 主打的就是快,沒有任何通知的空降。 等了解整個部門大概的情況后。 陳鈞頗為無奈的抬手,揉了揉太陽穴。 這敢情整了半天。 上面這是給自己找了個百廢待興的部門啊。 對于陳主任的無奈,邊濤也只得訕笑一聲,坐在沙發上抽著煙沒有吭聲。 其實,陳鈞所能想到的,只是很淺顯的安排。 更深層次那一面,他沒經歷過,也就暫時想不到罷了。 陳鈞并不清楚,上面將他從179旅抽調出來,就是讓他接觸除了合成,除了信息化之外。 再接觸更多方面的工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