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按照陳鈞的交代,王營長安排人去統計名單,而營里原本聚集過來的戰士,也開始解散回營。 甚至有不少列兵,還有上等兵。 都不用等營里通知,就自覺的回宿舍收拾東西,準備離開。 至于那夭折的實戰化考核沒有人再提了,還特么提啥啊,就瞅剛才那架勢就知道,那不過是陳主任拆分四營的一個借口罷了。 關鍵這個借口,找的恰到好處,讓全營的人都沒話說。 而陳鈞則是站在訓練場出入口,看著這邊的戰士解散,他也沒說啥。 因為沒什么可說的,想要快速解決92旅的情況,只有一個辦法。 那就是重癥下猛藥。 連特么后勤營這種單位,都因為改編的原因,伙食下降了不止一兩個檔次,主力營這邊的問題根本不用查。 隨便動腦子想想就知道,只會比后勤營更嚴重。 接下來,趁著統計名單期間,陳鈞在王營長的帶領下,又去了四營的支援保障連,尤其是偵查排,運輸排,工兵排和救傷排。 這些單位的戰士在后續都要編入作戰分隊,分散到各個分隊里面,所以單位的情況,陳鈞必須要搞清楚。 四營別的地方都逛了一遍后。 最終一行人,不可避免的來到了榮譽室。 左權獨立營啊,了解這支部隊的人,都不會忘記這支部隊的所紀念的人物。 更不會忘記這支以一人命名,傳百代光榮的部隊。 與陳鈞之前見過的榮譽室不同,四營沒有那么多的錦旗,沒有那么多的獎章,整個榮譽室帶給人的只有歷史的厚重和歲月的滄桑感。 室內最顯眼的是一處半身像,以及一塊石碑,石碑上刻著當時朱老總徹夜不眠的情況下,揮筆寫的一首詩。 “名將以身殉國家,愿拼熱血衛吾華,太行浩氣傳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 除了石碑,還有一些謄抄的家書在榮譽室內陳列,原版早已送進博物館,這里放的只是后期抄寫,卻同樣帶著歲月的滄桑。 一幅幅戰旗飄揚的畫面,一樁樁可歌可泣的悲壯事跡,在整個榮譽室內呈現。 陳鈞帶著人,在榮譽室呆了足足近兩個小時。 有句話說得好啊,緬懷先烈,帶著敬意觀看先輩事跡,是最生動也是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 可以汲取力量,砥礪前行,也能夠明白用好紅色資源,才能賡續紅色血脈。 先輩經歷過太多槍林彈雨,而后輩經歷了祖國的繁榮與昌盛,這些都足以告誡后輩,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強大才有尊嚴。 從榮譽室出來。 陳鈞接過四營遞過來的名單,他大致掃了一眼,隨后又叮囑王營長盡快在最短時間內,將名單上的人更換掉。 后續他會安排179旅的人,過來一起協助,別的就沒再多說,帶人徑直離開了四營。 回到92旅后。 陳鈞又安排作訓部的其他同志,先返回公寓休息,畢竟自從過來泉城,這幫機關干部就跟著他一直折騰。 自己是野戰單位出身,習慣了這種工作強度,多跑跑沒啥,但不能把機關干部也當成野戰糙漢使啊。 一些適當的休息,還是要安排的。 四營的事解決的比較順利,陳鈞自己顧不上休息,他帶著李武界。 直奔劉湘的辦公室。 將四營統計的名單擺到辦公桌上,陳鈞才開口道:“劉旅長,合成四營那邊的人事調動已經開始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