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八 立道廷,吾為靈寶道主-《我為天地一仙人》
第(1/3)頁
接下來幾日,由于呂宋島火山山神都歸降了許甲,其又是島上諸部落神祇實力之首。
故而諸部落的蠻夷野神,聽話的,都被直接收編,反對的,基本就是頃刻煉化,觀望的看見不對勁,自然就是誰贏幫誰。
原本的呂宋島貴族,國王,都被流放到了一個專門種香料的島嶼上去了。
都無需許甲動手,三四日內(nèi),便開啟了大大小小,三四十場“村戰(zhàn)”,攻城拔寨,好不痛快,基本就是勢如破竹。
帶兵打仗的陳公明都覺得索然無味,簡直是暴打原始人,物理意思上的暴打原始人,原始部落,所謂國王,所領(lǐng)武士不過百人,雖說基本是各部落的“質(zhì)子”,或者官員之后,可基本都是樣樣松散。
至于法界力量,那些巫師信仰的神明,妖怪,都帶頭投降了,他們再負隅頑抗,怎么能借來力量呢,借不到神靈之力,就等于失去天命,失去了神圣性,失去了祭祀權(quán)。
這跟許甲文明歸化,盡量少打仗的預(yù)期有些相差,畢竟只要打仗,就屬于非正義之師,也就是不義之師,呂宋也沒有攻打你,也沒有反叛,你為了種地,邦邦給人兩拳。
這必然是會有“有志之士”,心懷仇恨。
只是許甲并沒有讓人殺掉這些有志之士,但也不會讓他們留在本土,便讓大船,把他們流放到其他島嶼去了,還送了他們開荒指南和工具。
他們到了別的島嶼,吭哧吭哧,忍辱負重,種地幾年,暗中招兵買馬,把地養(yǎng)熟了,再過去占領(lǐng),就省事多了。
這邊島嶼太多了,小的島嶼也是肉,不能只看大島,那些島嶼種香料,種棉花,種香蕉,芋頭都挺不錯。
因為太過于順利,乃至于第七天的時候,那陳公明就來請示許甲,如何設(shè)立行政,是否宣明建立道國。
許甲想想,覺得早建晚建都得建,國體與百姓認同有關(guān),不建國就是殖民,土著百姓沒有認同感,將來肯定有夷漢爭端,建國了,移民也好,土著也罷,就獲得了相對平等的身份,雖也有夷人,漢人之分,卻包含之國民之內(nèi),有利于促民族融合,甚至干脆就可以叫土著為呂宋族,或者取之一字,是為宋民。
許甲點點頭:“那就立國,只是呂宋國小,按照周朝諸侯國算,公侯伯子男,也最多算個子爵之國,即便加一級尊稱,皇帝亦只能稱伯。”
“便取國號為宋,不立國王,只立道廷,以治一府之地,對外宣乃呂宋府,府內(nèi)設(shè)天官,有人事任免之權(quán),暫時為我,設(shè)地官,掌地理堪輿,丈量土地,統(tǒng)計人口之事。”
“設(shè)春官,掌司農(nóng)勸耕節(jié)氣之事。”
“設(shè)夏官,掌水利工部建造之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