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九 華山-《我為天地一仙人》
第(1/3)頁
牟尼發愿后,便開始修行大愿大欲伏魔功德成圣法。
先是他本身的三尸魔頭,這個好說,剩下的三尊外魔,一尊好說,這普度慈航的惡念,正好算一尊,是癡魔,已經在此子母金光性中,化生成了“普度慈航”,可代“佛魔”。
圣火教合“三教圣義”,第二教義,乃是“耶教”,應該還有一尊“耶魔”,再來第三教義,來自波斯教原旨教義,所成“波魔”。
三魔合一,可堪代表“西方教”之大成。
正好可以和中原的“佛道儒”三教對抗。
有所同,有所異,外來和尚好念經。
許甲招魔之法,知悉耶魔,就是西方教的“魔鬼”。畢竟自己在阿美莉卡也呆過,座下還有黑人洪秀全這個“魷教,儒教,耶教”,也是三教合一的全才。
倒是波斯教原旨教義,實在極端,本身就有些像是魔教教義。正好牟尼本身精通波教原旨教義。
當即兩人參考三教,編定新的《圣火教義》《無量光明經》……
創造經典,正是“著書立傳”,散發智慧之時。
當初倉頡創造文字,便有鬼神哭泣。
如今許甲兩人統合此中教義,出自佛教,耶教,波教,卻是挖其根基,屬于“嚴重改變世界線”。
一時間,更有種種異象,這種異象,不在現實中可以看見,而是在法界之中。
由于西域都是大漠,都是小國寡民,沒什么法度,雖說中原自古有絲綢之路,茶馬古道之類的存在,可也并不在嚴格控制之中。
此時法界之中,便能見到種種怪物,有耶教怪物,也有波教怪物,更多是佛教怪物。
本地的鬼神,也一個個被驅動起來,要來撲殺此圣火教義于微弱之中。
一時天外天上,色界天中,有他化自在天統帥諸魔境中,有無量天魔,天魔王,天魔主,各路魔神,種種之類。
紛紛感應下界魔詔。
許甲寫經之時,眼中便出現種種幻境,耳邊出現種種聲音。
一時思緒萬千,受到無窮干擾,要寫下光明,落筆卻有所曲解,修正……
許甲都如此,更別說定光牟尼了,他本來就不是圣人,被許甲逼迫發愿,內心如何能有光明無量,反而無窮恣肆。
他落筆就更多私貨了。
未濟仙劍氣極了,遁入法界,便生出無窮劍氣,來了天使殺天使,來了魅魔殺魅魔,來了妙樂天女殺妙樂天女,來了六欲天魔殺六欲天魔。
果然如此下來,便好了許多,只是許甲嘆息。
暗暗道:“難道真的需要圣人才能落筆無私,留給后人么?”
這些經文,依然難逃“宗教”之理,迷信之根,難以真正開民之智……
許甲想要一把火燒了重寫,牟尼定光卻道:“師尊,哪里有十全十美之事呢,經文不全,本就是應該之理,總該給后人留些事做吧。”
許甲搖搖頭:“難成大事!”
卻也沒有毀去圣火教經典,圣火教主于是開始詔魔煉魔,許甲為之護法。
經過著書立傳,萬魔考驗,他雖心智不曾完全過關,亦有所升華,很快就拘來了一尊耶魔,一尊波魔。
耶魔乃是扭曲耶教教理之魔,形如老神父,騎著黑山羊,抱著小男孩。
波魔則是光明之下的火魔,原始波教推崇“火供”,就是將異教徒燒死,甚至自己的信徒,也會坐火,以進入波教主神的神國之中。
三尊魔頭,混同那金光蜈蚣的普度慈航,三魔漸漸合一,煉入子母金光性中,隱約之間,有無窮欲望,無窮愿望,善惡兩端,佛圣賢明,都和魔頭一般,魔頭卻慈眉善目,如同神佛圣賢一般。
定光牟尼體內三尸魔頭勾攝陽神,他們的體系中沒有除魔,之前走火入魔,也是三尸魔頭作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