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父女對話-《玫瑰星夜》
第(2/3)頁
實在不像他們的風格。
農業是第一產業,是基礎,做好了有錢賺,這點大家其實都心知肚明。
但是為什么沒有那么多人對此趨之若鶩,還不是因為投入成本高,生產周期長,相比那些來錢快的產業,這一區域的誘惑力顯然就沒有那么大了。
“嗯,你也覺得不是。”葉向海頓了頓,說出自己心中的顧慮,“我雖然不從商,也很少和你奶奶聊起家里茶藝的事情,但是就我的直覺而言,楊凌振其人唯利是圖,從不自擔風險,不可能突然花大價錢接手一些古籍,即便只是以旗下公司的名義。”
葉玫想起楊家人的行事作風,實在不敢恭維:“他們到底想干什么?”
“不得而知。”
“反正不是什么好事。”
這個問題現在還沒有查到答案,葉玫心里很難受,就連面前的粥和豆漿也嘗不出什么味道來。
她想了半天,又提出了一個讓自己很不解的地方:“咱們家的茶山不是被鴻軒茶葉公司承包的嗎,綠凌茶業這樣不給面子,直接來收購古籍,鴻軒心里不難受?”
其實這倆都不是什么好鳥,一樣的商人本質,說不定還會狗咬狗。
葉玫了解得不多,也看不清楚其中形勢。
“鴻軒茶葉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哪里還有心思關心綠凌茶業的動作?
當年它向綠凌宣戰,要做淮南市最地道的茶葉,然后包了咱家和那一片區的茶山。光憑剝削底層農民的勞動力,倒還是掙了一點錢。
不過,也并不光彩。”
但這么看來,至少是個辦實事的,比楊家還是稍微厚道那么一點點,雖然也不多。
說到這里,葉向海頓了頓,似乎這背后的故事還另有隱情,只是不便明說。
很多事情,如果當年沒有來得及多想,多年以后想要再找到合適的證據,難度無異于登天攬月。
他又接著說道:
“可惜,光憑實業和密集勞動生產而發展致富的時代早就已經過去了,現在茶葉做得好,不如故事講得好。現在綠凌都算鴻軒下游產業鏈的主要金主進貨商了,更沒法與之抗衡。
再這么被綠凌以次充好地營銷下去,淮南市非遺茶藝的金字招牌早晚有一天黯然無光。”
葉玫聽了,右手收緊,拿著勺子的指節也開始微微泛白:“這還只是這幾年的事,那以前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