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哦,賢弟,汽車已經能夠量產了,真是天大的好事,哈哈?!? 李世民高興了一半,才反應過來,剛才自己賢弟后半截話,好像是要在高句麗建廠? "賢弟,你剛才說要在高句麗建汽車生產廠?" “是的陛下?!? “賢弟糊涂啊,這汽車廠怎么能建在高句麗地區呢,那里各方面條件都和長安沒法比,而且離長安太遠了?!? 李世民這些考慮,李逍遙一點都不意外,因為李世民是君主,考慮問題,肯定是集權制,不過李逍遙也早已有了應對話術。 “陛下,是這樣的,咱們大唐現在疆域已經翻了一倍了,南北距離也不是以前可以相提并論的,所以我計劃整個大唐建立兩家汽車生產廠?!? “兩家汽車生產廠?” 按照傳統思維,一家獨大才是好,所以李世民不是很能理解李逍遙這個建兩家廠的想法。 “陛下,首先汽車生產廠和傳統行業不一樣,這是一門完全靠著科學研究支撐的產業,如果還是像以往只建一家的話,臣敢保證汽車的路根本就走不遠,不過要是建兩家,那就不一樣了,凡事都有競爭,建立兩家汽車廠,雙方之間,肯定會有競爭,科學這東西,就是在競爭中,才會有進步,這樣才能讓汽車這個行業,飛速發展?!? “賢弟這么說,也不無道理,不過為何偏偏要建在高句麗地區呢?!? 李世民雖然心里已經接受了這個理由,但是對高句麗這個地區有些耿耿于懷,畢竟這地方才剛納入大唐,人心也不如大唐本土,甚至經過戰爭后,百姓連基本生活都難以保證。 “陛下,我把其中一家建立在高句麗地區,其實有幾個想法,一是戰略意義,臣計劃高句麗建設一家,另外一家就建在長安,兩家汽車廠都在南北的中心位置,能很好的輻射到周邊,其二正是高句麗地區目前剛納入大唐,百廢待興,像汽車廠這種官辦大型企業入駐的話,對百姓振奮百姓士氣有很大作用,而且還能提供不少的就業崗位?!? “還是賢弟考慮周祥,那就聽賢弟的?!? “謝陛下。” 回憶完。。。。 —————————— 不過此時的蘭文軒并不知道,大唐要建兩座汽車生產廠,所以連著好幾日,都在奮筆疾書地修改自己的設計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