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出征的名單,早上送進宮里后,當天下午就被送回來了,足見上面在對于征討吐蕃這件事上的效率,名單的落款處,一個大大的準字,意味著李世民對李承乾的認可。 很快一道道詔令就從太子府飛向大唐的每個角落。 大唐某偏遠縣城,一個年輕人正在私塾教著孩童背誦三字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狗不叫,,狗不叫。。。” 孩童顯然還沒有將三字經熟練地背誦下來。 “昨日放學后,是不是沒有認真背誦,跑去玩了。” “沒有夫子,我昨天真的背了?!? “狡辯?!? 昨天放學后,年輕夫子明明在街上看見這個娃子在和其他小孩玩耍,正欲用戒尺打手心,卻被外面的這聲音打斷。 “夫子,夫子,有你的信件,長安來的?!? 聽到長安來信,夫子手中的戒尺都驚掉了。 長安,多么熟悉又陌生的地方,似乎是回憶起了一些往事,年輕夫子,臉上的表情盡顯無奈之色。 簡單回憶了一下,年輕的夫子就打開信件,看看到底是誰還惦記著他。 良久后,年輕夫子開始大笑起來。 “哈哈,太子殿下居然還記得我,他還記得我。” 沒錯,信件正是太子府發出來的詔令,全國各地年輕的才干之人,當初都是被放出去,在基層鍛煉的,現在時機已經成熟。 —————— 高句麗 “爵爺,您的信件?!? 太子府的詔令也如約的送到了李逍遙手上,看完后李逍遙臉上看不出喜樂。 本來征討吐蕃,對于李逍遙來說是件好事,不過這李承乾居然要帶上自己,那就有點不開心了,自己萬一高反怎么辦?再說了這一去,說不定又要耽擱多久,家中嬌妻怎么辦。 不過牢騷過牢騷,李逍遙還是準備好工作的交接,因為隨同詔令一塊兒來的,還有接替李逍遙來高句麗重建的官員。 為了爭取在出發吐蕃前能有更多時間在長安陪家人,李逍遙盡可能快地完成了高句麗的工作交接,其實很多工作都已經展開了,來接班的人,只需要按照計劃跟進就可以了。 “要是還有什么明白的,可以問樸一次,很多事,他都清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