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阿諾夫也是吃飽的人,自己成了寡頭不說,還往他的控制區遷移了不少產業。 搬遷過來3個大型的工廠,足夠撐起幾個城市。 其余的物資、鋼材、軍械裝備等,也讓他吃了個盆滿缽滿。 感謝丁穆的慷慨,最后還是在阿諾夫的掌握區內,搬遷過來一座大型的食品工廠,加深雙方的合作跟羈絆。 虎父無犬子,這次丁穆的操作,讓阿諾夫、阮秀、八面佛都感受到了熟悉。 以前丁偉帶隊的時候,就是這個感覺啊。 玫瑰財團的名聲與玫瑰島齊名,隨后再一次引爆財富圈內。 凡是叫的上名號的財團,都得考慮考慮彼此的斤兩。財團本身的價值是一方面,能夠拿出來的流動資金是另一方面。 從流動資金的角度來看,玫瑰島財團必然是位列第一位,已經達到了驚人的3000億左右。 就算看財團背后的底蘊,它也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位。 工廠股份、投資的股票、掌握的礦產資源,累加起來的價值超過萬億。涵蓋了多個產業,多個行業,主營的造船業、養殖業、旅游業、制造業等,都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 反觀另一股金融寡頭,此次栽了極大的跟頭。 怕是這幾年內,都別想著露頭了。 50億的損失,放在任何財團都是傷筋動骨的,需要一段時間舔舐傷口。 對于搞金融的這些大鱷而言,不賺錢算虧本,虧了錢那就是血虧。 一個血虧,一個血賺,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這一次玫瑰島真是火出圈了,把名聲徹底打開了。 不少人捶足頓胸,可惜沒有趕上這一波機會。明明已經拿到了玫瑰島的情報,卻沒當回事,當機會來臨的時候,抽不出足夠的流動資金。 白白的看著奶酪從眼前溜走,煮熟的鴨子,成了別人的盤中餐。 這其中的得失感,最能摧毀心態。 如果聽了玫瑰島的情報,跟著丁穆入局,至少賺個五倍十倍啊。 一時間冒出來一大群請帖,想要再拜訪一下丁穆,拜訪一下玫瑰島。 財團圈子已經把丁穆位列在關鍵位置,這個年輕人不容小覷啊。 機會一旦錯過,就不再對外人開放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