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歪日,程徹你這操作也太狠了吧?”他嘖嘖稱奇,“我切成1/3倍速才能看明白!” 陳澤森同樣衷心夸贊,“雀氏,慢倍速都不影響你這阿卡麗的流暢程度!” “給我康康……”Bin顯然尚未從慘遭翻盤帶來的挫敗感中走出來,連普通話都不太標準。 接過手機,他方才重新聚焦視線,仔仔細細來回觀察兩遍。 “真是雙Q?”陳澤彬確認自己的臨場判斷沒有錯,滿腹疑惑轉頭看向程徹,“按理來說能量肯定不夠用,你是怎么做到的?” Bin百思不得其解。 身為武癡的他好奇心旺盛,不會放過任何一本武林秘籍,當即刨根問底想要獲悉真相。 程徹反問一句,“前不久阿卡麗的飛雷神被砍了你知道嗎?” 陳澤彬頷首,“11.14的補丁吧,E的過程中不能出Q,剛出我們隊里就研究過,這改動太傷了。” 在此之前阿卡麗能夠將EQ作為基礎招式,在彈射空中就甩寒影,不管是操作上限、連招豐富度,還是觀賞性都遙遙領先! 例如TheShy當年流傳下來的各種飛雷神動圖,就是基于EQ二連的存在。 設計師這一刀幾乎等于是砍在阿卡麗大動脈上,英雄強度直線下滑! “但砍掉飛雷神的補丁在邏輯修改上留下了一個補償機制,”程徹娓娓道來,“如今你在E的空中按下Q鍵,阿卡麗會等到位移落地后再立馬放寒影……” Bin認真傾聽,估計比當年上學聽講都認真。 “如果在E的沖刺過程中再接個R呢?”程徹拋出一句。 陳澤彬思索片刻,根據對方在先前反殺過程中的具體操作做出猜測,“寒影會在R的途中施放出來?” “對的,”程徹說出事實,“補丁只是將EQ給改沒了,但你要是用R去覆蓋掉E的位移,寒影就會半空出手!” “而且是一發免費的Q,不存在冷卻也沒有能量損耗,我推測根源應該與阿卡麗大招機制有關,表里殺繚亂自身就不存在能量損耗,或許是設計師將邏輯設定為‘大招施放過程中能量固定不變’之類的玩意……” Bin心中了然,先前被挫敗感而籠罩的臉上夾雜了幾分欽佩,“厲害,我還是第一次見這技巧。” 飛雷神被削弱才三個月,程徹就從補償機制里研究出來雙Q,在陳澤彬看來神乎其神! “這算什么,”陳澤森忍不住開口發問,“BUG還是機制?” “我覺得從某種角度來說,BUG是機制的一種,”Bin幫忙出言解釋,“無非是看英雄獲益大小來決定是否修改……亞索EQ不就是這樣?” 快樂風男在E往無前時,假如Q斬鋼閃的冷卻<0.55秒,就會直接轉好,讓英雄可以使用EQ,所以老亞索用EQ攢風的速度要快于站在原地用Q去疊層數。 嚴格來說這肯定不合理,但拳頭一直就沒改過,一堆玩家全當做技巧在使用,到后來就演變成默認機制。 無非是玩家受益太小,索性懶得改,權當是留點趣味性。 “雀氏,”許硯也補充一句,“Faker當時蛇女反向R閃搞得轟轟烈烈,沒幾天就被修啦……” 此言一出,周圍頓時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Faker那招就是經典反面案例,收益實在大得離譜,敵人不面對蛇女都會被暈住,往往令對手防不勝防。 并且由于是在職業賽場上使用,導致視頻片段大肆流傳,拳頭這才動刀修復。 “這個阿卡麗雙Q收益顯然就沒那么高,”陳澤彬饒有興致的分析,“我猜拳頭大概率不會修,也許比賽里不讓用,但路人局會默認存在。” 拳頭自從在2018年搭上亞運會的車,便鉚足心思要向傳統體育靠攏,對比賽里各式機制的使用要求越來越高,就怕被人質疑不嚴謹。 有的招數你在路人局玩玩蕪所胃,上賽場就罰錢。 程徹贊同這一觀點,“主要是使用條件太苛刻。” “用R去打斷E2施放出來的雙Q難度很低——畢竟距離可以拉遠,飛行過程很久,操作比較簡單,但會犧牲E2的傷害,要知道現在改版之后阿卡麗的二段隼舞輸出非常高,這么玩只有在特定環境下才能拿到收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