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卷:風雪潛龍 第三十一章:把酒無歡江南雨-《大金豪強》


    第(3/3)頁

    張先生嘆息道:“生有異象,握血而生,恐殺戮過重,非蒼生之福呀!”

    楊先生不以為然地說道:“老張你多慮了吧,草原離咱們可不是一般的遠?”

    張先生答道:“說不準呀!當年金太祖建國會寧府,離咱們可也不近。”

    楊先生道:“大金國武力強橫,應該沒啥問題吧!”

    張先生不屑地說道:“強個屁,那些猛安謀克是啥樣子,大家心知肚明。當年海陵王南征,金國將士,寧可弒君都不愿意出戰,戰力可見一斑。要不然哪有大定皇帝怎能登基!現今的明昌皇帝就更不用說嘍!”

    楊莊主聽到這里插話道:“我聽朋友們說,每年射獵宴上比試箭法,金國已經輸給宋國好幾年了!”

    張先生道:“本來羞辱宋國使臣的項目,先在反過來被宋國笑話嘍!”言語中頗有些幸災樂禍的意思。

    楊先生也苦笑道:“故國沉淪,咱么這些亡國遺民也只好聽這些笑話以自娛了!老張,你說大宋朝廷還能打回來嗎?”

    張先生嘆息道:“自從岳爺爺召回被殺,中原民心盡失,大宋朝廷也盡是茍合之輩,難呀!”

    楊先生又對楊松說道:“二哥,你剛從南邊回來,你的看法呢?”

    楊松道:“現在南邊是韓侂胄掌權,他倒是主張北伐的,但依我看想成功不太容易。”

    張先生道:“大宋朝廷那邊,始終還是主和派占據優勢,這位韓魏王(韓琦)的曾孫下場恐怕不會太好。”

    楊松也說道:“當年宋孝宗有北伐之意,為史浩所阻,主戰派張浚同他有一番辯論,很能說明南邊朝野的態度。”

    張先生道:“那史浩也算是一代名臣,可偏偏就是不愿北伐。”

    史浩,宋孝宗時的一代名相,因從龍之功而發跡,在任時為岳飛平反,素以老成謀國著稱。四明史氏,一門三宰相,四世兩封王,就是由其而始。

    楊松道:“這史浩的兒子史彌遠現今也在宋國朝廷為官,同韓侂胄斗得厲害,他是堅決反對北伐的,支持他的人不少。”

    二人說的是南宋朝廷之事,大家伙地處鄉野卻是不太清楚的,因此聽得半懂不懂。

    楊先生忍不住說道:“那張浚和史浩都說了什么,你們兩個詳細說說。”

    楊松道:“當年孝宗皇帝想要北伐,張浚是主戰派,史浩是主和派,二人因此有些爭論。”

    張先生道:“張浚認為朝廷北伐,北方義民百姓必然‘膳食壺漿以迎王師’。”

    楊松道:“那史浩卻認為,咱們北方百姓沒有骨氣,屈從于胡虜,是為從賊,即使改邪歸正南來,但早晚還是社稷之憂。”

    張先生有些憤恨的說道“宋國朝廷把咱們這邊過去的人叫‘歸正人’,所謂改邪歸正之人是也!”

    楊松道:“從這三個字上就可以看出大宋朝廷對咱們這些淪陷區百姓的態度!”

    楊先生憤然道:“這根咱們老百姓有啥關系,咱們想做亡國奴嗎?”

    張先生道:“張浚也如此反駁,說北方百姓手無寸鐵,朝廷不北伐,百姓們有什么力量反抗金國?”

    楊松道:“你們猜那史浩是如何說的?”

    楊先生道:“那誰猜得到,總之不會是好話!”

    楊松道:“他說,陳勝吳廣之流用竹竿木棒就可以反抗暴秦,北方百姓為什么不可以將金人趕跑,迎接大宋朝廷回去。”

    張先生道:“咱北方百姓在大金朝是被征服者,在大宋朝是從賊之人,亡國之人,喪家之犬,心中的苦悶真是一言難盡。”

    楊松道:“辛稼軒在咱山東也算是個人物,可南渡之后,一生抑郁,何況是咱們這些平民百姓!”

    張先生道:“按照朱熹那老夫子的論調,咱們這些人在國破之后就應該抹脖子上吊了事,活著的就是名節有虧了!”

    楊先生嘆息道:“唉!亡國之人,活著就是罪過!”

    張先生不屑地說道:“餓死事小,失節為大嗎!”

    此時理學漸興,朱熹之學雖然還沒有得到金宋兩個朝廷的官方認可,但已經流傳頗廣。

    張先生是關學大儒張載張橫渠的后人,‘關學’講究通經致用,對程朱理學這套‘存天理滅人欲’的說法頗不以為然。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