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薩滿大會既已結束,各路人馬紛紛離開白龍府,楊康的小朋友們也自然要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回中原路途遙遠,冰天雪地的無法趕路,楊家眾人卻只能在白龍府貓冬。 耶律、蒲鮮等家住東北平原,路途較近,走個十天半個月也就到了,不耽誤回家過年。斡歌歹家住草原,路途遙遠,冬日行路危險不小,楊康頗有些不放心。 但斡歌歹說要先到弘吉剌部探望外公,就近那里過年,等到春天再返回不兒罕山部落駐地,如此一來路程就不算太遠。 于是二人約定開春之后楊康西行去弘吉剌部與他匯合,然后一起深入草原。 臨行前楊康請大伙喝酒,‘赤泉佳釀’大顯神威,當日飲酒之人除楊康外無一幸免,眾小孩和護衛們全都爛醉如泥,喝得不省人事。 這次薩滿大會,客商云集,楊家收益頗豐,達成了很多合作意向,把三叔楊森樂得合不攏嘴,合計著只要主莊那邊產量跟得上,這幾樣產品一定能賺回個金山銀海來。 想到這幾樣東西都是楊康鼓搗出來的,楊三叔對這個有點淘氣調皮的侄子是越看越順眼。 楊康本來有意要陪同斡歌歹一起回草原,但楊森認為他年紀尚幼,第一次離家遠游,怎么的也得有親人陪著過年,因此沒有同意,楊康也沒堅持。 這一年春節正好在立春日,還有一個半月時間,護衛們無所事事,整天聚在屋子里聊天打屁,日子過得很是無聊。 楊康在后世的記憶中發現了麻將游戲,覺得挺適合這些閑出屁來的護衛們,于是去尋了些厚實的獸骨,讓人雕刻了一副麻將牌出來。 麻將牌甫一面世就得到了護衛們的追捧,又仿制了十多副,終日里玩得不亦樂乎,最后連清閑下來的楊森也加入了戰局。 近一年時間以來,楊康的身體始終沒有停止改造升華,體能智能等各方面固然進化得異常強悍,由于味覺器官的進化,飲食口味也是越來越刁鉆,不但要求數量,對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楊康雖然搞出了麻將這種娛樂神器,自己卻是興趣寥寥,終日里不是練習武藝就是鼓搗吃食。 好在東北大地物產豐富,山珍野味眾多,楊康本身武功高強,又有白龍玄鳥相助,取得食材不是難事。 這段時間白龍府周邊的珍禽異獸們可遭了殃,被楊康捕獵了無數。 楊炳在后世算是個會吃的人,但會吃不等于會做,況且楊炳自那次面對大巫偶然覺醒后就再度陷入沉睡狀態,怎么呼喚都不肯出來。 楊康頗有些惡意的揣測,楊炳之所以不愿出來,是因為不愿意給自己當廚子。 既然如此,只好一邊自力更生,一邊尋找外援,于是開始騷擾商行的廚子,把一些記憶中的菜譜拿出來同他一起試做。 此時中國的飲食文化正處于發展階段,炒菜剛剛興起不久,但只限于一些繁華的大城市,而且種類遠沒有后世豐富,各種技法自然也還不完善,就連好多廚具也還沒有出現。 于是楊康又去找鐵匠定做了幾口形制不一的鐵鍋和其它廚具,才滿足需求。 面對這位三少爺的騷擾,幾位大廚雖不敢明言,多少是有些不耐煩的。 但隨著楊康奇思妙想不斷,想出許多新鮮菜式之后,大廚們反倒有事沒事都開始纏著楊康了。 通過楊康的指點,大廚們眼界大開,終于得窺廚藝之道的門徑,假以時日,恐怕都能成為宗師級的人物。 大廚們敏銳的認識到,只要把三少爺提出的這些菜譜都搞出來,再加以發揚光大,自己子孫后代的生計就有著落了。 剛開始時,大伙對楊康和廚子們搞出來的黑暗料理還都持保留態度,但隨著廚子們的技藝提升,所做菜肴越來越美味,便紛紛化身為蹭飯大軍,差點擠破楊康的屋子。 楊森不得已之下,只好將大廚房的菜譜改成新式菜肴,在楊康居所的外間弄了個小廚房,廚子們輪流上崗,試驗新菜。 在楊康發明的諸多吃法中,楊森獨愛火鍋,在這酷寒無比的白龍府冬日,守著熱乎乎的銅鍋,吃一口涮羊肉,喝一口‘赤泉佳釀’,悠哉游哉真是愜意無比。 年關將近,楊森日漸清閑,這一日又來了吃火鍋的興致,讓人準備了食材酒水,喚了楊虎過來,打算爺倆渴點小酒,嘮嘮家常。 銅鍋中水燒得沸騰,筒壁上貼著大塊的五花肉,肉中的油脂被炙烤出來流入鍋內,鍋內早下了切成絲的酸菜作為鍋底,再下入切成小塊的凍豆腐,看著就讓人食指大動。 廚子送來了刨成薄片的凍羊肉,楊森將肉片在鍋中涮熟,蘸上小料,美美地吃上一口,只覺人間美味莫過如此。 楊虎卻是對那烤得外焦里嫩的五花肉比較感興趣,蘸著干料吃一口,滿嘴留香。 父子兩個一口肉一口酒,不一會兒就都有了一絲醉意,話也逐漸多了起來,不知如何的就將話題轉到了楊康身上。 楊森喝了一口酒,問道:“楊康跑到哪里去了?這都到晚飯的點了,怎么還不見蹤影!” 楊虎笑道:“沒找到他,估計又進山去禍害那些野物去了!” 楊森道感嘆道:“這孩子啥都挺好,就是有些調皮貪玩!” 楊虎道:“小孩子嘛,過了年還不到十五呢!” 楊森道:“但又不能完全拿他當孩子對待!” 楊虎道:“那倒也是!他就是個怪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