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要說強身健體,沒有問題,自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治病不如防病,求藥不如養身。但要說控制情志,孔仁卿心中,多少有些不屑。 在他看來,公孫熒年紀輕輕,最多就是以祝由之名、行巫醫之實罷了。不過圣上有令,他只有盡自己所能詢問一二。 “請問公孫先生,嘗在何處學醫?”孔仁卿并未起身,而是以手按住衫袍搭擺,規規矩矩的轉了半圈,與公孫熒相向跪坐。 “家師龍樹先生。”公孫熒也壓住斜擺襦裙,轉了半圈。 未及能力,先問師承淵源,孔仁卿這便是探人深淺的常規套路,但可惜,這龍樹先生,雖有傳說,但并非醫家,是何來路,自己也不清楚。 “大乘佛教有阿周陀那,但中原之地未聞龍樹之名啊。”孔仁卿假裝不知。 “家師方外之人,不圖世俗虛名。小女子自幼從師學醫,已有十余載。” “那公孫先生,這祝由都學些什么?” 公孫熒答道:“學醫藥、學禳符、學情志人心。” “以祝由之術,控制情志,與民間巫術,有何不同?” 公孫熒聽出孔仁卿極力將祝由與巫術等同,有些不快:“孔太醫,《周禮》記載神官,都是先說大祝、再說司巫,二者分開來談,所以祝由自古就與巫術不同嘛。” 孔仁卿見公孫熒,年紀輕輕,頗有學識,又不卑不亢,心中不免生得幾分好感,于是語氣誠懇了一些:“姑娘提及醫藥,可我卻聽說,這祝由術,有病以祝為由,移精變氣去之,無假借針石醫藥。” “老先生,那都是上古傳說了,醫家治病哪能不用針藥呢,不說治病,就僅僅是以祝由控制情志,也是要用藥的。” “那這祝由術都用些什么藥呢?” “家師龍樹先生教我祝由,用藥主要有兩類,內服湯藥,外用香薰,這湯藥主要是鬧羊花、合歡皮、苦艾、半夏、毒蜂傘,多以丹砂炙養。香薰就多了,有天蘭花、麝香,杜衡,月麟香,甘松、蘇合、安息、郁金、捺多、和羅、烏沉香、白腦香、獨活、龍涎等等,種類繁多。” “公孫先生的意思是,我們現在對視而坐,如果有這些藥,現在就可控制老朽的情志和意愿,甚至行為?” “老先生,這祝由術并不是傳說中的方術,只能影響他人,不能控制他人,如果見一面就能控制他人,那這天下不是大亂了?”說起天下大亂,公孫熒自知失言,下意識地捂了捂嘴,朝旁邊的屏風后看去,見梁王并未說話,這才放下心來。 公孫熒繼續講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祝由之術也非一蹴而就。若想軍士忠貞不二,須持之以恒,每十五日祝由一次,以禳符化于湯藥之中教軍士服下,再與他們話心交談。” “以咒語交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