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畢竟她嘲笑的是必須要被釘在人類歷史恥辱柱上的日本軍國主義。 【“八嘎”在日語里寫作馬鹿,意為笨蛋,源于指鹿為馬的典故。】 【原本是形容秦朝權(quán)傾朝野的趙高,指著一頭鹿說這是馬,這個典故是用來諷刺其歪曲事實,故意顛倒黑白行徑的。】 【但當(dāng)這個典故流傳到日本后,日本人望文生義,將這個典故理解成了一個人笨到分不清馬和鹿,并且用此來唾罵一個人的愚蠢。】 大秦。 正在進行著指鹿為馬這項行為藝術(shù)的趙高,臉色一黑。 被朝臣們背地里罵了也就罵了,反正他們當(dāng)著自己的面只敢恭敬從命。 被天幕罵了也就罵了,畢竟那是上天的意志。 但被天幕借著倭國人的嘴給罵了,他是真的無法接受。 他能成為始皇帝身邊的太監(jiān),怎么可能會蠢到分不清馬和鹿?他那是故意的,故意的啊! 【彈幕:趙高:氣笑了】 【彈幕:指鹿為馬我記得是為了測試手下忠不忠誠】 【彈幕:頂級理解】 【彈幕:倒也有幾分道理,反正趙高也不是什么好東西】 【彈幕:典故最好用的一次】 【彈幕:這下終于知道馬鹿是什么意思了,我之前還以為是一種叫馬鹿的生物呢】 “哈哈哈哈,我怎么就沒想到這個方向呢?” “是啊,我等以往都只知道罵趙高顛倒黑白是非,倒是沒想到還可以說他蠢啊,難道只許趙高顛倒黑白,不允許我們抹黑他了?” 【而讓八嘎這個詞真正融入歷史的,是在二戰(zhàn)中日本海陸兩軍的互相問候。】 【海軍稱,我們只有30%的精力用來戰(zhàn)斗,其余70%用來防備陸軍馬鹿。】 【陸軍更是表示,我們最大的敵人不是阿美麗卡,而是海軍馬鹿。】 “?” “不是,這倭國本來就打不過阿美麗卡,結(jié)果還這么內(nèi)斗。” “怪不得說倭國的戰(zhàn)敗是必然的,就這么內(nèi)斗,再怎么強大的軍隊和國家,也必然是會覆滅的。” “南明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