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原來是大理段氏子弟,難怪難怪……”喬峰感嘆了一下,也拱手回道:“在下喬峰。” “喬兄英氣勃勃,灑脫豪邁,一看就是燕趙北國的悲歌慷慨之士,不論是江南或是我們大理,都沒有這般人物。能結識喬兄這樣的大英雄,實在是生平之幸。先前冒昧與喬兄共飲,還望喬兄不要見怪。” “段公子年紀輕輕,武學修為如此精湛,也是世間少見。”聽到段譽的贊美之詞,喬峰哈哈大笑,“喬某生平最好兩件事,一是品嘗美酒,一是切磋武功。段公子酒量驚人,輕功不俗,喬某今日與段公子相遇,也是暢快的很,哪有冒昧之說。” 提起喝酒的事,段譽反而面露愧色,“說起來慚愧,喬兄所飲的四十碗酒,是憑的真功夫,而在下那點道行,只是掩眼法而已。” 喬峰面露疑惑,“哦?” 段譽當下便將用六脈神劍逼出酒水的事情說出來,還演示了一番,引得喬峰驚嘆:“喬某曾聽人說起過,大理段氏有‘六脈神劍’,能以無形劍氣傷人,想不到真有這樣一門神功……段公子的武藝,令人大開眼界。” 這般夸贊,段譽難以心安理得的承受,自嘲道:“我這門‘神功’,除了用來和喬兄你斗酒取巧之外,就別無他用了。前些日子被鳩摩智那個蕃僧抓來江南,就毫無還手之力。” 喬峰雖然好奇,卻沒接話。 奔行幾百里,又說了大半天的話,多少有些疲憊,提議道:“段公子,前面便是金匱城,不如我們再去喝一會酒,吃些東西算作休息,如何?” “全憑喬兄做主。” 兩人已經熟悉不少,這時沒比腳力,只是并肩而行。 段譽身為大理世子的客套和架子逐漸消散,恢復年輕人的本性,言辭間不再那么審慎。 不多時,已坐在了一個路邊酒家。 待到坐下對飲之時,已將這段日子的經歷,簡略的說了一遍。 雖是長話短說,卻毫無隱瞞,對自己倒霉的糗事,也沒有文飾遮掩。 喬峰聽的有趣,對段譽的坦誠也頗為欣賞,“段兄弟的奇遇可謂世間少見,又能坦白相告,足以說明段公子胸襟廣闊,性情率直,我生平從所未遇。你我一見如故,不如我們結為金蘭兄弟如何?” 段譽一聽,喜上眉梢,連忙道:“小弟求之不得!” 喬峰也很高興,拉住段譽的手腕,就在旁邊找了個空地單膝跪地,搓土為香,“我喬峰與段譽,結為異姓兄弟。” 段譽也跪在一旁,接道:“今后有酒一起喝,有禍同當。” 相視一笑,當下向天八拜,一個口稱“賢弟”,一個連叫“大哥”,都是不勝欣喜。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