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不見叛徒叉出去-《漢驤》
第(2/3)頁
兒子被龍驤如此重視,張昭此舉也算投桃報李。
奈何顧雍也非庸才,馬上順著張昭的話附和:
“張公言之有理,張仲嗣才學過人,出仕兩年政績卓著,定可入京為陛下分憂。”
“這”張昭經過錯愕,很快便凝眉回應:“元嘆謬贊,犬子才微德薄,若非得府君提點,怕是做不出成績,他還需留在地方多歷練,倒是元嘆師從大家,且出仕日久、又在壯年,何不就此入京伴駕,封侯拜相也未可知.”
“封侯拜相?顧雍豈敢癡心妄想,張公德高望重,你才是最好人選。”
“我誠心舉薦,元嘆何必謙虛?”
“雍亦誠心.”
“二位且住。”
龍驤見兩人爭吵愈烈,立刻聯想到江東人愛內斗,心說你們莫非是天敵?
出言制止后,龍驤打起了圓場:
“張公所言極是,元嘆的話也有道理,但現在朝廷重建,機會真的相當難得,我不能選庸才敷衍,而且數量也不能太少,所以嘛”
話雖沒盡,意已達。
張昭、顧雍同時蹙眉,他們看著龍驤眼神奇怪,心說難道你要一鍋端?
氣氛尷尬之際,旁邊一直沒說話的張纮,突然抬手作輯,肅然說道:“下官曾在許都任御史,干脆由我來帶頭好了?”
“甚好。”
龍驤握住張纮的手,笑道:“子綱乃陛下舊臣,由你承頭正合我心,不知子綱有什么要求?”
“適才子布說得不無道理,我家中后輩也不是驚世之才,家人們在揚州也生活習慣了,希望能留在地方為府君分憂,纮孤身一人入京就好。”
“本來就是自愿,子綱大可寬心。”
面對張纮請求,龍驤沒理由拒絕,他生兒育女之后,也知父母操心多為子。
長安朝廷情況不明,曹操已在鄴城另立新君,張纮此時站出來帶頭,無非是希望龍驤善待其后。
經過對龍驤長期觀察,張纮對他的人品、手段都很欣賞。
龍驤如此年輕,卻多次讓曹操吃癟,此時已經牧守一方,跟在這樣的人身邊,未必比入京為官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