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高陽雖然是個要強的性子,可一本正經(jīng)的小模樣,不是梁寶玉這個狗東西能比的,所以落在外人眼中,這小兩口就十分互補,倒也稱得上和和美美。 “今年咱家開銷不小,可進項更多,年上該有的賞賜不能少。” 梁寶玉睜開剛瞇上的眼,看了看瓦藍的天空,感受了一下還算和煦的微風……這就開始考慮年上的事情了,高陽越來越像個管家婆咯! “自然不能少,還有趁著草原上下雪前最后一次走商,給老梁多帶些補給過去……哎呀,打我干啥?” “你這人,一點也不曉得孝道,怎么能如此稱呼公爹?” “他頂愛聽來著。” “沒正行。” …… 草原上早已起了寒風,雖然比不得前年的白災,可有些地方已經(jīng)開始落雪了。 這兩年,受惠于漢人商隊不斷的往來,草原上的牧人生活好過了許多。 而且,商隊大批的收購羊毛,讓原本一次性收益的羊變的可以源源不斷產(chǎn)出財富,這其中的改變堪稱活人無數(shù)! 贊美仁慈的永興伯,愿長生天永遠庇佑著他! 漢人商隊帶來了磨好的糧食、麻布、鐵鍋、茶磚等等好東西,之前的禁令沒人再提起,以往的警惕好像也被漢人拋在了腦后。 就連那些駐扎的軍卒,也不會干涉商隊販賣鐵鍋的行為,這讓不少牧人想起來此前那些漢人士兵宣傳的說法。 他們的可汗拋棄了自己的子民,而好心仁慈的大唐皇帝收留了他們,承認他們是大唐的百姓,今后,他們也將受到大唐軍卒的庇佑! 當聽到這個說法時,牧人的胸脯好像都不由自主的挺直了許多。 這種被稱之為宣傳戰(zhàn)的法子是永興伯梁寶玉最先提出來的,他認為草原上各部落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來自于所謂的部族或者說種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