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長青從沒有嘗試過。 在一劍之內(nèi),同時以太上和人王的狀態(tài)存續(xù)。 哪怕之前還是下位境界時,與孫勝交手,他也沒有在天人合一的狀態(tài)下,使用過霸王真意,對于這方面的問題,李長青的腦中還是一片空白。 但無論如何,太上和人王之間必須要有一個可以支撐起二者的支點。 這個支點必須有著同時超越二者的力量,并且還有著將二者都容納的寬廣。 毫無意外,李長青腦中迅速跳出了答桉。 神通 他都不需要思考,在他剛剛升起這樣的想法時,答桉便跳將而出。 人王意主氣血,太上境主意志。 而氣血與精神完美的結(jié)合,自當是同時需要二者的神通! 通過炁的引導(dǎo),灌注氣血和精神才能施展的神通劍訣。 呂洞賓的純陽劍訣,可以作為其中一個選擇。 他推開臥室二樓的窗戶,直接縱身跳下,穩(wěn)穩(wěn)落在碼頭上。 意念微動,窗戶自動關(guān)上,里面落鎖。 有了念動力,李長青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方便太多。 他沒有動用御劍術(shù),反倒伸手拔出了背負身后的純陽劍。 人王意,最大的作用是輔助氣血突破極限,御劍術(shù)只能動用李長青的精神力,以及天地之力,并不適合。 看著面前的滾滾長河,李長青雙眼緊閉。 再睜開。 那個自信的青年武者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則是一對飽含滄桑的眸子,其中倒映著歷經(jīng)千年風(fēng)霜,卻從未被擊倒的無數(shù)人影。 人王意施展,李長青的意志穩(wěn)坐靈臺。 依靠中位三星的精神力,他輕而易舉地進入了意境狀態(tài)。 本就遠超尋常武者數(shù)倍的氣血再度突破極限,渾厚的力量充斥著他全身上下每一塊肌肉。 宛若腳踩巨像,手縛神龍的巨靈天尊。 “接下來是太上境。” 此刻他依舊處于天人合一的狀態(tài),體內(nèi)天地也與外界天地共鳴。 但李長青眉頭卻皺起。 他發(fā)現(xiàn),當人王意施展開后,自己根本沒辦法在這種意韻的覆蓋下,拋棄所有七情六欲,打破樊籠,見得太上真我。 太上與人王。 這是兩種完全相違背,甚至于針鋒相對的狀態(tài)。 太上,是天人合一,我即天地的大愛。 是高居三十三天外,俯瞰人間,視萬物為芻狗的澹漠與坦然。 而人王,則完全不同。 人王,是人定勝天,我以我心代天心的豪邁,是人間炊煙,萬家燈火的守護者。 情緒是狹隘的。 唯一的共同點,可能便是在第三者看來,都是那般驕傲,那般恣意,那般自信到了自大的狂傲。 但太上的恣意,來自于是天地無視萬物的豁達,是我目光所及,皆是宇宙沉浮,連余光都不會分你剎那的澹漠。 而人王的恣意,則更顯得有了情緒,是比霸王的孤勇,桀驁,更上一層樓的理所應(yīng)當。 我為人王自當改天換地的豪情萬丈。 李長青心中對此如明鏡一般透亮,可知道是一回事,怎么解決又是另一回事。 因為意境和道韻,涉及精神最深處的本我,就算是他能一心十用,一心百用,也無法同時存在兩個狀態(tài)。 “那如果用分神呢?”李長青嘗試著松開手掌。 寄宿在純陽劍上,分神可以用人王意為根基,也能夠見得真我,化作太上之姿。 人王,太上都有了。 可李長青忽然發(fā)現(xiàn)。 不對啊,這樣二者不就分開了嗎? 神通需要氣血和精神合二為一。 他現(xiàn)在本尊動用人王意引動氣血,分神進入太上境引動精神。 可分開之后,他們再施展神通便是各自為戰(zhàn),甚至因為分神沒有氣血。 借助御劍術(shù),是無法施展神通的,必須本尊持握。 “分開是不行的啊,難道說我要同時維持人王和太上兩種境界才可以?” 李長青散去了人王狀態(tài),純陽劍歸鞘。 在道韻天地里,因為那里并非現(xiàn)實的緣故,人王意依舊是精神的表現(xiàn)形式,而沒有動用氣血。 所以和太上境分開后并不會出現(xiàn)問題。 可這里是現(xiàn)實世界。 要想施展神通,必然要動用氣血,本尊只能同時維持一個境界,是無法繞開的問題。 “我需要一個能讓本尊同時存在兩個狀態(tài)的辦法。” 而這一切,統(tǒng)統(tǒng)需要從精神力著手。 “按部就班提升到中位巔峰肯定沒戲,在我印象里,中位武者還沒有這種能力。” “人王意代表氣血,太上境代表精神。” “想要平衡兩個狀態(tài),換而言之也就是平和氣血與精神。” “氣血與精神……” “等等!” 李長青一拍腦門。 “乾宮不就是轉(zhuǎn)化氣血與精神的竅穴嗎?” 【氣血濃度(乾宮):9%】 李長青內(nèi)視己身,頭頂處的乾宮微微閃爍,四周十分之一的竅穴被氣血點亮。 靈臺精神震顫,李長青再度進入人王意狀態(tài),體內(nèi)氣血洶涌澎湃,金丹轉(zhuǎn)動間,將大量氣血推向四肢百骸。 李長青雙眼閉合,人王之意重新占據(jù)他的腦海,他的意志穩(wěn)坐靈臺,觀察著自身所有變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