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悟命和尚于煙灰堆中翻了良久,終于有一抹霞光逸出,緊接著,佛光四散,照遍了整個觀音禪院。 唐三藏見此,慌忙過去查看,果然見到菩薩贈予的錦斕袈裟,頓時大喜過望。 少時,唐三藏檢查完畢,便命悟命將袈裟放好,又叮囑他將袈裟放好,日后萬萬不得再有爭強好勝之心。 悟命滿口答應(yīng)著將袈裟放在行李底層。 唐三藏四處看看,又說道:“這些個僧侶雖然起了貪昧之心,然出家人以慈悲為懷,貧僧卻不忍他們就此殞命,還是救上一救吧。” 悟命將袈裟放好,便去將那些個被埋著的僧人刨出,又以岐黃之術(shù)進行醫(yī)治。 孫悟空則就在一旁觀看,他自然有法子能在瞬間讓這些個和尚生龍活虎,然而他卻不愿施展法術(shù)。 這倒不是孫悟空心性涼薄,實在是因為神仙有神仙的法,凡人有凡人的術(shù),凡人的術(shù)醫(yī)不了仙,仙人的法雖能救人,卻也要迷其心惑其魂。 他可以以岐黃之術(shù)為凡人醫(yī)治,但卻不會用法術(shù)直接將凡人復(fù)原,概因仙有仙道,人有人術(shù),不可輕易打破,否則遺禍無窮。 閑話不提,再說那悟命和尚果然醫(yī)術(shù)不俗,只用的半日光陰便救得一眾和尚蘇醒。 那些個和尚倒也曉得事情輕重,醒來慌忙就朝著唐三藏與悟命和尚跪拜,又將一應(yīng)事情推在老院主身上。 唐三藏只宣聲佛號,說道:“善者有善報,惡者得惡果,老院主起了貪昧之心,合該有此報應(yīng),這倒與你等無關(guān)?!? 和尚們納頭便拜,口中連連稱道:“多謝老爺,多謝老爺!” 正說話間,半空中有一道金虹劃過,卻有一只六耳獼猴落在唐僧面前,只嚇得僧人們連連跪拜,啼哭不已。 唐三藏見是六耳獼猴,便詢問道:“徒兒,你去了何處,怎地現(xiàn)下方才回來,莫不是見火勢盛大,就撇下為師一個人去了?” 六耳獼猴忙是笑道:“師父哪里話來,俺既然受得師父大恩,如何能獨自逃脫,師父你昨晚睡得熟,不知道那老院主起了歹心,弟子卻不曾閑著,便四處尋訪好友,為師父解那災(zāi)難,卻又見到一只黑熊偷了師父袈裟,一路追尋討要只到如今才趕得回來!” 唐三藏奇道:“可是為師袈裟就在寺中,方才你悟命師兄方才放好,你又怎生會見到黑熊竊了袈裟?” 六耳獼猴一愣,笑容中有那么一絲尷尬,他心中自然猜到這是孫悟空的作為,卻也只敢埋藏在心中。 過得一會兒,六耳獼猴方才笑著說道:“如此看來,可能是當(dāng)時火光太大,弟子沒有看清,還望師父恕罪?!? 唐三藏見他表情不似作偽,于是說道:“你也是一片赤心,只是日后切記凡事要知曉清楚方能行動,否則若惹了旁人,怕又生禍患?!? 孫悟空看了看外面,見那一片陰云菲菲,隱約間有殺伐之氣,就說道:“既然無事,我等還是早些上路吧,否則誤了時辰可就不好了。” 唐三藏也是連連稱是,他心中依舊記著向皇兄許下的諾言,便辭別了和尚們,離了觀音禪院,向著西方進發(f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