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也不知道孫悟空究竟是使了什么法子,那原來的心臟陡然消失,于是洶涌的心火便繞上了如意金箍棒。 “此心已滅,汝等可歸原位!”突然間,孫悟空雙目放射金光,上通天闕,下徹九幽,他周身有神光閃露,剎那間,千里冤魂,萬里孽障盡皆消散。 于是如意金箍棒帶著心火緩緩飛出六耳獼猴體內,然后向著黑風山一眾妖靈那里而去。 緊接著,如意金箍棒突然化作無數跟細碎的小棒,各自裹挾一點火光,緩緩歸于原處。 那路程看似遠不過十丈,然而去的卻是極其緩慢,足足有三個時辰方才各歸其位。 隨即,無數光點匯聚,重又化作一根如意金箍棒朝著孫悟空飛來。 “好伙計,這次可是多虧你了!”孫悟空一把接過如意金箍棒,勉強笑著說道。 這一番,他也耗費了好大精力,要知道那心頭之火、能焚萬物,且不死不休,直到敵我皆殆,才有可能消散。 谷而這火又是天地與靈物交感所生之火,其意雖是靈物之愿,卻又摻雜天心,已經算是天道產物,要想憑借外力消之也是千難萬難,縱算是他,也要先行觀感天地大勢,方能設法處置。 而他之后處置之法也是極為消耗心神,先要默誦口訣,引動天地之力而成自然屏障,使這一域獨立于天地之外。 然后裹著辟火訣的如意金箍棒鉆入六耳獼猴體內,在接觸到六耳獼猴的心臟之時使用空間剝離的術法將心臟從他軀體剝奪,然后再將之隨機驅逐到諸天萬界之中。 所謂心火要以心為根,以心作燃,那心既失,心火自然也就失去了目標,所以孫玉潔接著便以如意金箍棒作為引子,區分心火源頭,又將之重新轉為心神,回歸本體,此禍遂消。 這一系列的做法對于心神耗費頗大,縱使孫悟空道業已成,體力無窮無盡,卻也難免覺得心神勞累。 “呵,看來老孫的修為終究不夠啊!”孫悟空將如意金箍棒放回耳朵中,緩緩吐出一口濁氣,心中如是想道。 唐三藏默默誦經良久,忽然睜眼,卻見這片區域內已然一片寂然,一大群妖怪盤坐一旁,似乎沉浸于某種特殊狀態。 他那徒兒六耳獼猴倒在一旁,生死不知,蛟魔王面色痛苦,似乎是在遭受某種痛苦,鵬魔王被捆的結結實實,像個粽子一樣被丟在一旁。 唐三藏心中有些疑惑,便問旁邊的悟命和尚:“徒弟啊,方才這里又發生了什么,為師怎有些看不太懂?”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