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清查-《朕就是喜歡偷怎么了》
第(1/3)頁
對于爵位繼承制度,劉志之前在朝廷結構大改革的時候,就已經動過一次了。
吸取了韃子王朝的經驗,不再世代承襲,王爵最多五代必降一級,世襲侯爵也是如此。
普通功勛侯爵按照本身制度,有一代而終的,也有三代而終的,不一而足。
而傳承自漢武帝的推恩令,由于各種原因,本來就已經名存實亡,但偶爾也有將自身土地分給子孫的。
當年劉志父親的蠡吾侯就是這么來的。
大漢綿延四百年,高祖子孫后代無數,早已成為一個龐大的家族。
雖然大部分在生活質量上都已經成為普通百姓,只有身份上還能擁有宗室的榮耀。
但能夠保留王侯身份的也不少,加起來有幾百位,大多數都是侯位,縣侯鄉侯亭侯占的比例不少。
如此龐大的爵位人群,已經成為大漢朝廷的一大負擔,這些人尸位素餐,擁有著海量的帝國財富,卻沒有為國家創造多少效率。
劉志是早就看他們不順眼了,只是之前時機不成熟,動不了。
那時候世家當道,他腹背受敵,如果再與宗室為敵,那就真的是四面楚歌了。
現在寒門開始崛起,世家內部也出現了分化,又有武官集團的平衡,宗室已經從政治上被完全邊緣化。
因此他提前讓龍麟衛搜集了一些王侯宗室的黑料,打算用以作為借口來整治他們。
結果等資料送到他案頭,劉志隨便翻了翻,罕見地氣得炸了肺,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啊。
這些資料加起來有一尺多厚,一樁樁一件件都是記錄的王侯們的惡劣事跡。
什么欺男霸女,巧取豪奪,魚肉鄉里之類的都是常態,甚至許多人身上都背有命案。
這時代連貴族階層都享有特權,更別說是王侯階層了,他們幾乎都廣蓄家奴美婢,而且也不把奴仆的命當回事。
有性格暴虐的,弄死幾個犯錯的奴婢,根本就是小事情,盡管大漢律法規定了不準虐殺奴仆,但當地的官府卻睜只眼閉只眼,拿點錢就了事。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王侯都如此,但那只是少數,大部分都是腦滿腸肥,認為自己只要不造反,不畜養軍隊,不干涉本地政務,皇帝就不會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