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不拘一格降人才-《朕就是喜歡偷怎么了》
第(1/3)頁
這一屆的士子名單,劉志已經看過了,與當初第一屆科舉比較起來,寒門子弟和平民子弟的份額已經大幅提升。
兩種士子的數量加起來,可以與世家子弟平分秋色了,這已經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可見這些年來基礎教育起到了顯著的成效,教育資源逐漸開始向下層蔓延。
當然,絕大多數的平民能夠學習一下手工技術,稍微認識幾個字就已經很了不起了,只有那種天資超卓的孩子,才會得到繼續上學的機會。
但由于平民的基數太大,所以依然有不少出類拔萃的人才,正因為他們每一個都聰明過人,又肯拼搏。
所以在沒有靠山的情況下,依然能夠提升整個群體的實力,當然這與劉志的朝廷政策也分不開關系。
這次科舉平民子弟能有這么多數量,更加該感謝的是四大學院,正因為他們為自己不拘一格降人才,這才有今天的繁榮局面。
雖然四大學院每年都有直接報舉為官的名額,但絕大多數情況下,這些人都寧愿走正式科舉的道路。
他們本來就出身寒微,如果再靠保舉晉升的話,以后仕途上很容易被人攻擊,被認為是得來不正。
而且往往這些人一般都不愿意參加以文會友的宴席,而是待在學院里默默的復習功課。
多年來,四大學院自成一派,他們本身就是同學校友,再加上同屆參加科舉的情誼,關系自然又更進一步了。
就在科舉大考緊鑼密鼓準備的時候,水利部的尚書陳寔,也帶來了好消息。
經過幾年的勘測,初步查明了西北方向水利工程的大概路線,尤其是那條由西藏通往西域的溝渠,更是備受矚目。
陳寔一拿到資料,便匆匆進宮求見劉志,將勘探組的初步線路圖拿給他看。
實際上對于西藏通往西域那條人工水利的路線,劉志自己也毫無把握,完全根據前世的一點印象,和自己夢中的情景所說。
“幸虧有陛下的指點,此勘測才會如此順利的完成,尤其是幾個轉彎的特殊峽谷,若要自己去慢慢尋找,恐怕五六年都不止。”
陳寔此人向來特別務實,并不信什么怪力亂神之事,他出生貧寒,是當時少有的唯物主義思想啟蒙者之一。
但這一次,他不得不佩服皇帝的神奇之處,畢竟他所說的話,都已經被證實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