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就是現實,是需要一代代的人杰考慮和面臨的問題。如何將這片土地中所有存在的一切盡其所能的公平分配,給雜草成為藤蔓,乃至棟梁的空間。又讓原本的大樹不至于利用自己的優勢去傾其所能的搶占太多屬于雜草的空間和營養” 顧擔沉聲說道。 這個問題本身也是為什么他會糾結許久的原因之一。 一個國家遲早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衰敗下去,但對于正常人來說的話,這種漫長的時間線將會漫過他們的一生,可當將這一切化作數字——那就是幾百年的時間,螺旋上升,周而復始,輪回往復。 只是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親眼看著一切崩壞,乃至好友紛紛動身投入其中,顧擔也有所觸動,不可能真將一切都當成數字對待。 但他也只是比這個時代的人多了一份見識,解決不了最終的難題,更無法來一場未曾設想的道路,只能將崩壞的世道盡快拉回正軌,此后的事情,那就交給后人來做。 打天下容易,要的不過是武力而已。 可守天下難! 他并不準備當一個保姆,這就是為什么此行也帶上荀軻的原因了。 這孩子有自己的思量,有一顆安天下的心。 他能夠幫忙終結亂世,但絕不可能事事親為,皇帝的位置他更是半點興趣也沒有。 盡其所能的提點荀軻,這就是顧擔的選擇之一。 荀軻陷入了沉默。 良久之后,荀軻突然說道:“顧先生,墨師的墨家十義,您是覺得行不通嗎?” 墨家十義:兼愛、非攻、尚賢、尚同、非命、非樂、節葬、節用、明鬼、天志。 這是墨丘選擇的治世之良方,也是墨家奉行的理念,認為只要遵從這十義,世道便可以好起來,事實上墨者也是一直這么做的。 但話里話外,顧擔都從未談論過墨家的理念,引導的方向也多是調和、分配,而非直接快刀斬亂麻,或者直接將墨丘的理論搬上來,一步到位。 “墨兄的那些理念,當然是很好很好的東西。” 顧擔遲疑了一瞬,又道:“但你應該能夠看明白,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按照這樣的一套理論發展,或者說,這套理論的終極目標就是大同之世,‘兼愛’這個目標最基礎的要求就是沒有任何的私心。 更不必說之后的各種更加細化,卻又不近人情的要求了。可以將墨兄的理念當做一個國家最終目標的終點之所在,但沒有任何國家可以直接將這一套理論拿去用。你如果想做成一番事情,就必須想明白,理想和現實之間是有差距的,不能直接拿直抵終點的理論來應對并不完美的現實條件。 一個國家的崩壞,我們總是可以找來很多種理由,比如說人民困苦、私德不足、腐敗無度.但這些東西具體到實事上,那就是一次次的博弈和選擇。 比如宗明帝要修建萬壽仙宮,純粹是為了一己私欲。可因為他是皇帝,所以沒有誰能夠真正限制他,那能否有一套制度,對于皇帝的權利也能有所限制?起碼不至于完全為所欲為?僅僅是這一件事,背后牽扯出來的東西,都足以讓人想破腦袋。 更不要說皇帝的權利一旦真的分散之后,各方又要如何去制衡,如何又使得大臣們手中的權利不能逾越,再造成腐敗無度的局面.這些東西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 顧擔并不在細節處多談,因為細節是談不完的。 他從大局出發,提點著荀軻,并不著眼于某一處。 而對于墨丘的理論,他的態度是:我很欣賞,但不能用。 荀軻訝然的看著顧擔,萬萬沒有想到顧先生腦子里還藏著這么多想法,只是以往顧擔從不多談這方面的事情。 話里話外,顧擔給他點明了方向和輪廓,但更深處的細節和脈絡,則是需要他來細細把控。 好消息是他本就不是很認同墨師這種直接一步到位的墨家十義,壞消息是他現在還太年輕,這些問題尚且思索的不夠明白。 但他也是幸運的。 現在前面還有墨師遮風擋雨,現在顧先生又愿意出山,將他帶在身旁提點。 他還有著很大的成長空間和很遠的未來。 快馬疾馳,將一切言語都留在了風中。 當又前行了一段路之后,荀軻突然說道:“顧先生,離這里不遠就是我之前住的村子.可以去看看么?” “當然可以。” 顧擔微微點頭。 從荀軻入皇都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六年有余的時間,思念家鄉自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