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過陳廣和吳勝很幸運,沒有像是別的百姓那樣死在半路途中,而是因為種種原因,繼續向著前方走去。 公尚過在那個時候又回來了。 他親眼看著兩人的轉變,也親眼見到了這些人如何一步步變成如今這樣。 人心中的貪欲是無窮的,且永不滿足。 活不下去的時候,可以只期待一口飽飯;吃飽了飯,又想過些好日子;過上了好日子,又想要更多的東西最終一步步變得與最初完全不同。 這個時候,他們對于大月真正的底層民眾而言,與四國聯軍已經沒有了太多的區別。 最大的區別,大概就是還有一部分底層民眾可以加入他們。 公尚過是贊同‘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哪怕身具大月皇室的血脈,注定與新朝無緣,他還是想要做些什么。 墨丘要為蒼生明道,那他就來最底層,看看這些最底層的百姓啊,掌握了力量之后,又能一步步的做到何種程度。 若能從中取得足夠的經驗和教訓,未嘗不能總結出來,給將來的新朝當做一份新生的禮物,以民為鏡。 “我” 陳廣張著嘴,表情痛苦。 就連吳勝一時間都吶吶無言,講不出道理來。 公尚過見過他們最落魄時的樣子,也親眼看著他們驅使手下攻打皇陵。 這中間隔了七年有余的時光,一切都換了一副樣子。 陳廣和吳勝,也不再是最初的陳廣吳勝。 “這個時候我才想明白,原來墨兄最高明的地方不是想出了墨家十義,而是最開始的那一句。” 公尚過不需要他們的解釋,也不必解釋什么,只是自顧自的說著,“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這世上,天下的利是值得贊許的,天下的害是必須消解的。 可問題是,很多人看不到天下的利,或者說就算看到了,為了些許私人的利益,寧愿去違背天下的利。 所有害處,皆是因此而來。 “世間只有一種正義,就是為了活著,但有無數種邪惡都是源于為了活得更好。” 公尚過獨自苦思了七年,今日方才真正明白墨丘的想法。 隨即又問道:“你想當皇帝?不談局勢,不談武力,不談背景。能否做到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能否做到官無常貴,民無常賤?能否做到教化百姓,政令開明?” 陳廣無言。 他只是想當皇帝。 是的,只是想。 當了之后呢? 不知道。 他之前心中還在埋怨吳勝太過現實,可假如他的美夢成真,之后呢? 沒有之后,因為他都沒仔細的去想過。 好像只要登上皇位之后就萬事大吉,再不濟也可以活成宗明帝那樣似得。 所以面對公尚過的詰問,他給不了自己的回答。 他連萬余人都管不好,要怎么去管理一個國家? 就憑在心里埋怨當初跟著自己同生共死的兄弟太過現實嗎? 還是心中的不服氣? 陳廣目中滿是茫然。 不是結局早已注定,而是從一開始,他就沒有做好真正打天下的準備,心中的那一星半點的期望,也從未為之努力過。 哪怕局勢撞到了臉上,趁機掀起了些許風浪,也注定了不可能真正成功。 先問配不配,再問行不行。 他配嗎? 這個答案,已在心中。 “喲,還有人先我一步對皇陵下手呢?誰這么大膽子,出來給我看看。” 沉默中,一道聲音在云天間響徹,壓過了四周的喧鬧聲浪。 有人老神在在的渡步而來,一朵蓮花盛放。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