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來人,賜座。” 大祈皇帝揮了揮手,當即便有侍衛抬著椅子走了過來。 大月使者一時愕然。 這什么待遇?! 難不成真就夜降天星,將四國聯軍全都給砸死了? 要知道在廟堂上,除了皇帝能夠坐在龍椅上之外,其余無論多強勢的大臣,都得站著,以示對皇帝的尊敬。 當然偶爾也會有皇帝體貼大臣,派人賜座。 但大祈皇帝是什么樣子? 他又是什么身份? 文武百官都沒坐,就讓他一個人坐! 攻守之勢易也! 大月使者并未客氣的坐了下去,腰桿挺直。 別問我為什么這么囂張,我自己都不知道大月怎么突然厲害起來的。 但無所謂,作為出國的使臣,必須要面對各種各樣突發的情況,審時度勢是必須要掌握的技能。 “聽聞您想要再次商談一下關于戰事的內容。” 坐下來的大月使者斟酌著言辭,這一次他甚至沒有用‘求和’這兩個字,就是想要試探一下大祈真正的態度。 外在表現的客氣不是真正的客氣,能夠割舍利益,才能夠說明大月真的逆轉了戰局! “戰事有害而無利,刀兵之下死傷難免,實在非朕之所愿。” 大祈皇帝沉吟片刻,說道:“更何況,朕聽聞大月有一位圣人,一直在為百姓奔走。吾聽聞后,深感慚愧,方才明白‘道義’二字從何而來,自是要退兵止戰。” “嗯?!” 大月使者驚訝的瞪大了雙眼。 直接退兵止戰? 連羽州、揚州兩地都不要了?! 僅僅五天的時間,這態度直接來了一個大轉彎! 藏在衣袍里的手偷偷的掐了自己的大腿一下,還挺疼。 眼前一切,并不是黃粱一夢,反而再真實不過! 飛速的思考著大祈皇帝話中的內容,轉瞬間就提取到了值得關注的點。 圣人、道義、退兵止戰! 而在大月,能夠被稱作圣人的存在,有且只有一個。 墨丘! 難不成墨丘既帶著三千墨者陣斬大青指揮使后,又做出了什么驚天大事,使得大祈都不得不退避三舍? 無窮的喜意充斥在心間,大月使者幾乎喜不自勝。 “墨丘之名在大月如雷貫耳,被百姓稱頌,引為圣人。其墨家更是除暴安良,教化百姓,遠非常人所能及之。” 大月使者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張口就來。 雖然墨丘宰了宗明帝,可那和康靖帝有什么關系? 再說他代表的是大月的利益,而非是先帝! 國與國之間,虛頭巴腦的東西永遠都是鏡花水月,唯有實力才是交鋒的重點! 既然大祈皇帝提及了墨丘,那突然轉變的態度,必是和墨丘有關。 若是抓不住重點,他這個使者未免就太不爭氣,吃的那些羞辱和苦頭也白受了。 “雖然墨子曾和大月先帝間有些誤會,但康靖帝也曾感嘆過,墨子之人,乃不世出的奇才,可衡量天下道義的圣賢般的人物,實至名歸!” 大月使者緊緊的注視著大祈皇帝,如此說道。 “沒錯,朕也亦是仰慕其德行,想要效仿幾分。只是不知,墨子之道義,該從何處著手啊?” 大祈皇帝全神貫注的回望,抓著龍椅的手掌都不由自主的捏緊了幾分。 包括文武百官,都是忍不住側耳傾聽,頗為緊張。 雖然他們都希望那位‘墨丘摯友’是個銀槍蠟像頭,但萬一呢? 萬一真的不可力敵,那就必須要想明白,什么叫做‘天下的道義’。 問題是之前墨丘的名諱他們雖然聽過,但也沒有太多的在意。 短時間內誰能搞明白這些? 還不如將大月的使者喊上來,從他的口中嘗試一下,也好過自己胡亂揣度。 “墨家有十義:兼愛、非攻、尚同、尚賢、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用、節葬。此乃墨子所匯總的道義核心,若想細細說來,一時片刻間,怕是說不完的。” 大月使者說道。 話剛說完,他便聽到有人書寫的聲音。 第(2/3)頁